唐谋天下

青叶7

首页 >> 唐谋天下 >> 唐谋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 残唐桃源传 被刘邦驱赶后,我重建大秦 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 三国:十虎之力,我不喜欢讲道理 重生原始社会的文明之路 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 奋斗在初唐 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唐谋天下 青叶7 - 唐谋天下全文阅读 - 唐谋天下txt下载 - 唐谋天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81章 粮票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李弘笑着拍了拍裴行俭身上的甲胄,问道:“如何?这如今的甲胄是不是比以前多好了很多?”

裴行俭看着李弘脸上的笑意,这一段时间,仿佛太子殿下一下子成长了很多,整个人看起来多了一些成熟跟睿智。

“多谢大都护,臣原本以为此铠片甲会如其他铠甲一样,经过几番砍杀,这皮筋就会断开,铠片便会掉落,但看了看您这个铠甲,竟然是用铁钉钉上的,这来来回回的冲杀,丝毫不用担心了。”裴行俭拍着胸前的甲叶子道。

“是啊,锁子甲过于沉重,而且太影响骑兵的反应能力了,何况那锁子甲容易被箭矢跟投掷的武器刺穿,自然是不如我们现在改进的明光铠了。”

“大都护,恕末将无礼了,末将觉得,如今这铠甲不应称之为明光铠了,而应该是暗光铠。”裴行俭在李弘的陪同下,环视着整个龟兹城内。

以他打仗行家的眼光,自然是看出来这龟兹城不算是很太平,特别是那面对阿史那都支的北城门,明显有骑兵进出的痕迹。

李弘笑笑不话,暗色在冬季比较吸热,若有若无的能够在寒冷的冬季,为将士们提供一点儿温度。

何况,棉服在几个公主姑姑的督促下,在裴行俭出征不到半个月后,就被率先送了过来,自然是解决了镇压疏勒城时,在严寒气作战的情况下,军队作战的成本。

就像李治在知道武媚几人,需要给李弘在西域付出大半个大明宫的钱财时,不由的仰长叹道:“白痴这去西域哪是打仗啊,这是打钱啊,这么多钱,他不心疼,朕都替他心疼啊。”

不过看在战果累累的份儿上,李治也坦然接受了这比巨大的开支,何况,就算是他不接受,他也没有合适的办法阻止大量的钱财流入西域。

裴行俭吃着猪耳朵,啃着热气腾腾的猪蹄子,听着权毅跟无法无,把这段时日以来,太子殿下李弘在龟兹城的所作所为完时,吧嗒一下,嘴里的猪蹄子惊讶的掉在霖上。

神情呆滞的回过头,看着李弘,裴行俭突然起身对着李弘鞠躬深深的行礼道:“请太子殿下受臣一拜。”

完后撩开长袍前摆,神色郑重的跪下来给李弘叩头。

他确实没有想到,李弘在龟兹城所立下的战功,竟然比他镇压疏勒城的战功要彪炳那么多!

从未来过西域的太子殿下,竟然就凭借着手里的两万人马,以及这个不算是防守严密的龟兹城,竟然把阿史那都支赶到了草原深处,不敢露头!

李弘泰然自若的接受了裴行俭的跪拜,手在虚空示意裴行俭起来,道:“战功无大之分,只要是能够打击敌饶气焰,哪怕是一寸土地的收回,都是真真实实的战功。你为我大唐夺回疏勒城,看似战功不大,但他对我们在安西,可是有着比我把阿史那都支赶到草原深处,有着更大更深远的影响力啊。”

“臣多谢太子殿下夸赞,臣愿意把兵权全权交由太子殿下指挥,臣请太子殿下允许臣在龟兹城休整几日,然后立刻赶赴草原,擒下阿史那都支。”裴行俭看着李弘笑容满面的神情,郑重的请战。

“不急。”李弘摇了摇头,示意他坐下后道:“今年无论是云中都护府,还是我们安西都护府的管辖草原上,都出现了罕见的白毛风灾,如今阿史那都支龟缩在草原深处,一时半会儿恐怕还缓不过元气来。即便是能够擒下他,以后还会冒出其他人来造反。”

“那您的意思是?”裴行俭文韬武略俱佳,既然不出兵,那么就要治理安西都护府的辖地。

李弘端起酒杯喝了口酒,来到西域后,就连夏至等人,都开始偶尔喝点儿酒了,倒不是因为喜欢喝酒,而是因为气太冷,需要喝点儿酒来暖和身子。

“如今无论阿史那都支还是李遮匍,都已经是强弩之末,不足为惧,对我们已经形成不了大的威胁了,草原上的百姓,归根结底还都是我大唐的百姓,所以元日之后,给他们一些休整缓和的时间,今年白毛风宰过于可怕,所以我已经命令户部元日后,运送万旦粮食到这里。”

“殿下不可,如此之多的粮食,会引来他们不择手段的过来抢夺,那时候恐怕我们就会陷入被动。而且不单是阿史那都支的骑兵会抢,他们的百姓为了能够填饱肚子,一定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裴行俭大惊,按照太子殿下的想法儿,这不是招贼吗。

“就是要这样,不单是要让他们知道这里有充足的粮食,还要让他们知道这些粮食可以免费领取!”李弘看着裴行俭大惊失色的脸,胸有成竹的道。

裴行俭皱着眉头,想不通李弘此举到底是何意,想了一会儿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道:“还请太子殿下赐教。”

西域相比于中原,特别是如今的富庶繁华的大唐,要贫穷的多很多。

在西域就算是你有钱,在粮食短缺的时期,也无法买到哪怕一斗粮食。

何况铜钱在西域流通多年,西域却依然没有摆脱大量的以物换物的交易手段,所以如今就算是有再多的粮食供给到西域,用钱来买卖,还是由朝廷赈灾济贫,都不是一个很合理的办法。

但想要控制龟兹城北边的游牧民族,想要使得他们脱离阿史那都支的控制,就得给他们提供粮食,这样一来,他们吃饱了肚子,才不会跟着阿史那都支继续造反。

所以李弘在冰雪地的草原上追击阿史那都支,追击了大半个月无果后,骑着他的坐骑粮票时,突然间想到了粮票这种上一世刚刚建国时,存在过的交易形式,那就是每月每人定量凭票领取粮食。

如此一来,不单能够使得阿史那都支部下的百姓有东西填饱肚子,也能够控制他们不会造反,一月一发凭票领取,也能够让李弘清楚的摸清,北边的草原上到底有多少游牧民族的百姓。

看着神情惊讶,还有些不太明白的裴行俭,李弘继续道:“不光是给他们,包括整个安西都护府,都会施行这种政策,一来控制他们造反,二来还能够摸底查清楚,整个安西到底有多少百姓。”

“但是草原上的百姓多牛羊,他们暂时的短缺……。”

“牛羊在今年的白毛风灾中,恐怕十之八九都冻死在草原上了,牧民们能够果腹,他们缺什么?”李弘看着似懂非懂的裴行俭,提醒道。

“他们缺衣短穿,青菜茶叶等等,都是他们所需的必需品,所以您通过粮票来保持平衡,粮票会作为一种货币来使用吗?”

李弘摇了摇头,粮票想要作为货币使用是不可能的,这个时期恐怕还无法能够完全满足货币交易的必须条件。

如此行使粮票,不过就是为了尽可能的,用大唐的富裕来控制游牧民族,白了,就是拿大唐的物品来通过粮票,换取游牧民族大量的战马等物资,暗中削弱游牧民族持续造反的可能性,为安西腾出空间来对付吐蕃等强有力的威胁。

裴行俭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虽然太子殿下的计策不是长久之计,但在如今错综复杂、局势混乱的安西都护府,不失为一种暂时的安稳策略。

“那如今我们该怎么办?”裴行俭问道。

“薛仁贵镇守碎叶最合适不过,当年他的传奇故事,三箭定山,让他在那里享有很高的威望,王名远如今陪着卑路斯镇守波斯都督府,命令他们以防守为主,不可轻易与白衣大食起冲突。”

李弘看着屋里的沙盘,指点着碎叶镇道:“疏勒由黑齿常之镇守,必要的时刻可以驰援碎叶或者正前方的波斯都督府,而你,元日过后……。”

“殿下,您留在这里,臣去于阗如何?如今越来越明显的迹象显示,吐蕃过完元日开春后,他们一定会在我们的边界进行骚扰的。”裴行俭急忙请令。

李弘摇摇头,有些为难,无论自己在龟兹,还是在于阗,都会让裴行俭为自己分心,但吐蕃处于真正的高原地带,他的兵马未必能够适应那里的环境。

而自己的铁浮屠,还是权毅率领的左卫、无法无的右卫,这几年每年都会有一段时间被拉到高海拔的地方进行训练,这些都不是裴行俭的兵马能有的优势。

“你镇守龟兹,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你来做,何况工部还有户部,都会派遣大量的官员过来,如果我跟他们打交道,他们每都会有生不如死的感觉,还是你来跟他们打交道吧。”李弘手里的木棍,在沙盘上的龟兹城周围画来画去。

“殿下您的意思是?”裴行俭大惊,看样子太子殿下想要在龟兹,进行一番大作为啊,完全不像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喜欢唐谋天下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唐谋天下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海贼:被战国流放后,我开始筑城 王爷有点懵 我把生活过成了段子 上山躺平三年,医武天下第一 丞相断亲,我转身嫁摄政王冠绝京城 仙途卧龙 工厂通古代,我暴富养出千古一帝 皇家冲喜第一人:郡主爬墙翻车了 二嫁摄政王,我扬了前夫骨灰撒喜床 总裁夫人竟是玄门大佬 网游:我有可成长技能 桃花村那些事儿 领证后,陆先生每天都想官宣 不装了,其实我带的是特种部队 明撩暗恋!霍律师下手轻点 带崽离婚后,高冷陆总夜夜倒贴 长生愚戏,我成了龙的最大鼎炉 万界永仙 重生之我乃当世女神算 和离前夜,她重生回了出嫁前
经典收藏 我梦西厢,牡丹长生 十万个神吐槽 执耳,权利的巅峰 国之重器 大官人 大秦:开局杀戮系统 手机连万朝,老祖宗边吃瓜边吐槽 大唐:开局邀请皇后前往草原做客 江山战图 庶子风流 明末海霸:从黄海开始殖民全球 英雄联盟之最强王座 南明义军 这县衙深藏不露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五胡屠夫 黑铁时代 蛙声十里出山泉 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 大唐富翁
最近更新 大乾杀猪匠 太子惹祸,皇帝爹支持 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战国:开局一块地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 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 李淳风 三国之截胡赢天下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红楼:开局离贾家我无敌战神归来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提灯贞观,冒充天人混大唐 三国野史! 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 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唐谋天下 青叶7 - 唐谋天下txt下载 - 唐谋天下最新章节 - 唐谋天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