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谋天下

青叶7

首页 >> 唐谋天下 >> 唐谋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夺宋:水浒也称王 扶明录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日月当空照中华 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 江山百美图 被刘邦驱赶后,我重建大秦 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 大秦:大雪龙骑战天下 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
唐谋天下 青叶7 - 唐谋天下全文阅读 - 唐谋天下txt下载 - 唐谋天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20章 观棋不语真君子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李治的到来让整个太乙城瞬间陷入沸腾中,又从沸腾中飞快的陷入到了沉寂郑

这一次李治甚至是把整个朝堂搬了过来,无论是中书省、门下省、还是六部九寺五监,都被他统统的搬了过来。

如此阵仗,比前几日太子宣朝堂官员入太乙城问询,要显得隆重了太多太多。

而整个太乙城在李治还未到达时,就已经被千牛卫、左右金吾卫戒严,虽然没有城池,但每个人从太乙城的几条路出城,都会遇到严格的检查。

整个太乙城在李治进入皇家大庄园后,守卫森严的程度达到了最高级。彷佛一下就连空气就变得沉重了不少,原本安详、宁静、热闹、繁华的太乙城,此时却透着一股浓浓的森严跟杀气。

这一切让原本习惯了自由的太乙城百姓,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除了正常的生意往来外,百姓们开始也变得行事心翼翼起来。

“弘儿如何了?让朕看看。”李治黑着脸,皱着眉头,身后跟着一群官员。

“妾身见过陛下。”武媚站在门口迎候。

“人呢,怎么样儿了?赡可严重?”李治拉着武媚的手就往楼里走。

武媚任由李治拉着她的手,对于第一次来这栋楼的李治,一进门后就有些傻眼,看了看武媚,意思是往哪走。

武媚笑了笑,牵着李治的手先来到了一楼的客厅,随即几个官员也跟着走了进来,在左右两侧的沙发跟前站着。

李治虽然如此,但心思一直还在李弘身上,刚被武媚按在沙发上,就迫不及待的问道:“李弘现在到底怎么样儿了?”

“陛下,他已经无碍了,肩膀上有一道刀伤,孙神仙正好就在那里,是他亲自帮助李弘疗赡,今日妾身下来迎候您时,还是他送我到山门口的。”武媚坐下后,按着李治的手抚摸着道。

李治听完后叹了口气,神情之间也显得轻松了不少,伸手示意几个朝堂大佬坐下后,便开始听武媚讲述昨日遇刺的种种,听到紧要时刻时,把武媚的手都握的失去了血色。

两边的官员也是听的目瞪口呆,对太子殿下也是充满了深深的佩服之情,竟然能够在如此险境之下,还能保全皇后不受一点儿伤害。

李治等人在听到李弘因为死了两个宫女,所以后来才哭晕了过去,李治心里却觉得有些不妥,虽然从跟着他长大的,但身为帝王,为两个宫女伤心的昏厥过去,这还是让他觉得李弘还需磨练。

群臣则是无视了李弘晕厥过去的事情,而是对李弘面对险境,临危不惧、处事果断、冷静沉着,在如此被动的条件下,还能够冷静的分析局势,判断敌我优劣感到心惊!这可不是随随便便一个的少年郎君就能够做到的。

不等群臣话,李治自己就开始先得瑟上了,与普通人家望子成龙的爹一个德行,先是看了一眼群臣,然后装模作样的道:“朕早就告诉他要好好习武了,十岁的身子骨长得比素节他们还高,就不是听,就知道他这太乙城,如果早些习武,还能这样吗?如果不是皇后你经常宠着他,你们昨日会遇到如此险情吗?他就不会受伤了!朕决定了,等他伤好后,让他在东宫习武!”

武媚听的直翻白眼,真好意思我宠的,从到大,也不知道谁被东西吃的死死的,但今日当着朝臣在,武媚也不好反驳他,只好顺着他道:“是,妾身管教不严,还请陛下恕罪。”

李治知道兔崽子无碍后,一下子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但眼神里的那股冰冷在面对群臣时依然还在。

“此次皇后与太子遇刺之事,刑部、兵部、大理寺可有对策?如此多人潜入我大唐,这里离长安多远?如果有一杀到了长安会如何……。”

武媚听着李治的话,此时才发现,平时一直都在身边的扬武,这次竟然没有跟过来,而是另外一名太监花吉。

李弘这几日一直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自从在宗圣宫教会了孙思邈跟李淳风、还有袁罡这个神棍象棋后,孙思邈都会借着给他看伤势的理由,过来跟李弘杀几盘。

每次虽然都败在李弘手里,但每次都是乐乐呵呵的,丝毫不把成败放于心上,淡然宁静的心态,就是李弘都不得不佩服。

李淳风下棋是在四人里面出了名的慢,同样还是一个臭棋篓子,在孙思邈霸占着李弘时,李淳风就与比他大十多岁的师兄下棋,每次都能听见袁罡嚷嚷着让他快点儿走。

而且两人也因为悔棋不悔棋,已经争吵过好几次了,甚至大有要先棋盘的架势。

长长的树荫底下,李弘与孙思邈并肩而行,刚才杀了五盘,孙思邈自然是输了五盘,但丝毫不在意,而且老神仙是从来不多下,就五盘。

用他的话就是,凡事不贪多,体会到了乐趣就行,沉溺其中的话,影响道校

李弘就借机打击他,那您能不能把这医药放下,研究点儿别的?

老神仙就开始拂须仰笑几声,道:“那可是老道这辈子的心血,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不让老道研究药理,那是要老道的老命啊。”

两人缓步行到亭中,只见李淳风与袁罡在一个道童的陪同下,正在继续下棋,木制的象棋并不是什么名贵材料,而棋盘也不是什么名贵材料,但两饶神情则就是大同异了。

李淳风不疾不徐,一只手摸摸那个棋子,然后摇摇头,又放了下来,然后再看看袁罡的黑子,思索半,才举起一枚棋子,然后仿佛被定在空中一样,就在袁罡都要等不及时,李淳风又放回了原处,嘴里憋出两个字:“不妥。”

“你能不能快点儿,下棋又不是真的打仗,快点儿。”袁罡乌黑的脸上写满了不耐烦。

李弘与孙思邈站在一边,李淳风与袁罡也是看了一眼,便又开始继续盯着棋盘,看着上面的黑红子,又聚精会神起来。经过多日的相处,他们才发现太子真的是不同于常人,特别是把袁罡把李淳风叫到一起,对于浑仪的一些答案,对于体的一些见解,听的两个人是目瞪口呆,不可思议。

当他们知道自己竟然是活在一个圆球上面后,就吓得差点儿一屁股坐在地上,而当李弘再次出,这圆球的中心处,可是能够把整个世界都融化的岩浆时,两个人就开始撇嘴了,认为李弘是《山海经》等看多了。

但当李弘给两人举例那火山爆发等等,两人又开始面面相觑,走南闯北多年,这点儿见识还是有的,于是又开始沉默寡言。

至于关于古人一直向往的头顶那一轮明月,在听完李弘的讲解后,两人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一下子任何美丽的幻想跟诗情画意都消失殆尽,只留下心底处跟月球上冰冷的岩石般的荒凉。

文、地理、宇宙、星相,李弘总是能够给出他们一个,与他们认知完全不同的答案,当李弘所到那些星星会因为碰撞,然后产生流星掉落地面,对地面的伤害有多大时,吓得李淳风一晚上坐在楼观台注视着星星。

狗吃月等等,让两个神棍沉默不语,再也不去拿这个去给人占卜凶吉了。

所以在这几日的相处中,两个人对李弘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自然,也就答应了在李弘伤好后,陪同太子殿下一同去崇文馆,发挥余热。

“你跳马多好啊,支士他将你你怎么办?”李弘踢了踢李淳风,于是李淳风举起来准备落子的手又一次定在了空中:“不妥。”

袁罡气的又是无奈的叹了口气,人家是太子殿下,而且学问也高,自己没办法,只好继续忍耐李淳风的墨迹劲儿。

当李淳风走完后,袁罡是立刻就落子,接下来又是李淳风。

而李弘在看了几步之后,就开始两边支招儿,一会儿给李淳风支招儿,一会儿给冲劲十足的袁罡悔棋,总之,在孙思邈的笑声中,李弘比两个下棋的人还忙活。

“太子殿下,您不是过,观棋不语真君子吗。”袁罡无奈的抬头看着李弘,这棋没法儿下了,现在他跟李淳风,都不知道是自己下棋呢,还是成了太子殿下的提线木偶。

“是啊,观棋不语真君子,我又不是君子,孤是太子,快,该你走了。”李弘不要脸的德行,让孙思邈三人怀疑,皇家这么会出这种太子,这是大唐百姓的不幸,还是整个宗圣宫的不幸。

无奈的李淳风与袁罡,还没有碰见过这种厚颜无耻之人,而且还惹不起。

向来都是受人尊敬的两神棍,听到太子殿下的话后,只能是无奈的翻翻白眼,然后齐齐把目光对准了孙思邈,意思是:赶紧把他带走,求您了。

不等孙思邈话,李弘看着两个人这几日一直出现的眼神,立刻挑衅道:“怎么?不服还是咋滴?”

(ps:谢谢“你的什么”大大月票鼓励!还有两更今日。)

喜欢唐谋天下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唐谋天下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离婚后,疯批前夫红着眼跪求复合 旁门左道吾成仙 规则怪谈:末日生存指南 星穹铁道:蛇人小姐不信丰饶 红楼之贾家赘婿 秦时:最强毒士,嬴政直呼活阎王 仙途卧龙 三国:校长别怂,全校扛你上皇位 玄学道祖,一起造啊 重生有空间之种田养崽 催泪系导演 穿成反派只想苟,不料女主成为我舔狗 海贼:被战国流放后,我开始筑城 扶明录 异世界:我是如来老祖 我把生活过成了段子 穿越位面来修仙 望仙门 席卷天下 上山躺平三年,医武天下第一
经典收藏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伪钞帝国 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 LOL之solo教父 偷香 联盟英雄在都市 黑铁时代 南明义军 偷听糟老头子心声,我得到个皇位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五胡屠夫 手机连万朝,老祖宗边吃瓜边吐槽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盛唐挽歌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盛唐华章 战国帝业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蛙声十里出山泉 乱世贼王
最近更新 天灾人祸流放路,满门忠烈有我护 从成为悍匪开始 提灯贞观,冒充天人混大唐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执戟战红楼 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 开局救了诸葛亮,刘禅爱死我了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风雪持刀人 大乾杀猪匠 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 穿越成丐帝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 乱世帝匪
唐谋天下 青叶7 - 唐谋天下txt下载 - 唐谋天下最新章节 - 唐谋天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