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

大疯子

首页 >> 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 >> 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 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奋斗在初唐 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 重生为北汉燕王 龙起南洋 海权时代 我朱由检留过学的,绝不吊死 烈虎军
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 大疯子 - 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全文阅读 - 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txt下载 - 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93章 这大明,就交给孙儿吧(大结局)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朱雄英早就看棒子国不顺眼了,上次没打已经是给他们面子。

加上朱雄英重点想要发展国力,现在一切都走上正轨,让朱允熥去做的那些个产业也都很赚钱。

朝廷目前不缺钱,各项发展稳定,还能拿出余钱干别的事儿。

那用来打仗也就不是问题,把周边的一些不顺眼的家伙解决了。

然后再来发展教育医疗这些,也能更安心一些。

所以朱元璋跟朱雄英这么一合计啊,就把圣旨搞了出来。

然后就直接下达了命令,对棒子国出手的理由也是非常的简单。

莫名其妙的编造了一个原因,这棒子国意图对大明谋反。

棒子国之前是归顺的大明,成为大明的附属国。

棒子国的国王和大明的郡王是一个级别,各种待遇礼制也都不能违规。

所以大明就是棒子国的主子,棒子国的任何大事都需要向大明汇报,如果对大明有异心的话,那就是称为造反。

现在以这个理由打棒子国倒也完全可以,只是朱元璋也没有在圣旨中,具体棒子国干了什么事儿要造反。

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知道太孙殿下对棒子国很不爽,根本就是故意找麻烦要收拾他们。

所以大家也都不问,执行就好了,反正就算棒子国有委屈又能咋地?

于是乎,圣旨迅速就传达到了北方。

蓝玉收到圣旨之后,这给他高兴坏了。

先是打倭国,后又是收复北元,现在又要去把棒子国给收拾了。

这打仗可真是给他打舒服了,不知道回来之后,太孙殿下能不能把他那个凉凉聊凉国公,改成另一个梁!

若是可以的话那就好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南玉直接对棒子国进行了扫荡式的进攻。

打的棒子国是节节败退。

他们也是有些懵逼啊,莫名其妙的就挨着一顿揍,李成桂都有点绝望了,心想上次的事情已经上书大明,各种道歉。

怎么太孙殿下还没忘呀?

搁这憋了个大的。

于是乎,李成桂就带着手下大臣,主动来到了明朝。想要求和。

打是真打不过,蓝玉也是真的猛,这样子下去的话,棒子国真的要被大明给灭掉。

他这个国王也就没得当了,他愿意提出一切条件满足大明。

只要不再攻打棒子国,不直接将棒子国变成大明的一部分,让他这个国王还能够继续维持。

哪怕付出一切代价他也愿意。

所以经过半个月的时间,这棒子国的国王李成桂就到达了大明。

这一,早朝。

朱元璋跟朱雄英,都在朝堂之上。

朱元璋坐着,朱雄英也是一身龙袍站在旁边,背着手。

下方,李成桂跪在地上,对朱元璋和朱雄英道:

“承蒙大明皇帝陛下跟太孙殿下,对我棒子国进行赐名。我们棒子国也愿意臣服于大明,成为大明的附属国。可为何……还要对我们棒子国发动进攻呢?”

朱元璋不耐烦的:

“什么叫发动进攻?这叫平叛乱,你们棒子国,意图对大明行不轨之事,有谋反之意,此昭然若揭。此次派兵到棒子国,便是要平息尔等的叛逆之心,彻底成为我大明的一部分。”

那李成桂一脸委屈的:

“皇帝陛下,我们棒子国,绝无任何反叛之心呀……”

朱雄英开口:

“现在没有不代表几百年后没樱”

此话一出那李成桂都懵了。

那几百年后可能存在的情况,然后现在就以此为理由对他们动手了?

他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又不敢反驳。

现在很明显,太孙殿下就是要对他们棒子国动手啊。

所以再什么也是没用的。

于是那棒子国的国王李成桂想了想,既然太孙殿下实在要吞掉棒子国,他们又无力反抗,那不如就投降别打了,直接就让他的棒子国成为大明的一部分算了。

也别做什么附属国了,只求他能够在地方上呀,还能够在原来的棒子国范围内,当个什么大官也校

于是就:

太孙,给个机会,让我们投降吧……

朱雄英皱眉随机摇头不可能。投什么降不把你们打的服服帖帖的,你们以后不定还能犯什么幺蛾子,必须得狠狠的打。投降的不算

不是,凭什么啊?哪有不让人投降的道理?

朱雄英:“还敢反驳?今敢反驳我,明就敢反大明,打…必须打………”

李成桂彻底愣在原地,好家伙,不管他咋,反正就是要打,连投降的机会都不给。

这个他直接整绝望了,关键朱雄英还就不打算让他回去了。

直接下令就让他以后在南京城当个普通老百姓,这给李成桂整的彻底无语。

也不知道怎么就得罪了太孙殿下,惹来如此祸端呀。

于是乎,这一次求和失败,蓝玉直接将棒子国扫荡。

棒子国的军队被打的分崩离析,一塌糊涂。

整个棒子国,全部被大明掌控起来。

改为朝鲜省,设立朝鲜布政使司,朝鲜提刑按察使司,朝鲜都指挥使司。

如此一来,大明的东方几乎全部掌握在了大明的手中,没有了任何的敌人。

北方的蒙古,草原也尽收在手上。

可以东方和北方基本上,都是大明的地盘,也没有什么敌人了。

接下来要统治下,要继续打仗的话,目标自然就是西方和海外东南亚等等地方。

朱雄英的战略目光是很大的,以如今的大明作为根基,不断的向周围扩张。

战略计划疯狂的一度让朱元璋都直呼牛逼。

武英殿,朱元璋看着挂在中间的一张世界地图,然后又看了看朱雄英,就听朱雄英:

“爷爷,这张图大差不差的,就是咱们的地球所有地图,除了南极和北极,这两个地方不能去,以及这些区域全是海以外,这陆地面积啊,大概就是这些区域。”

朱雄英一边一边拿这个棍棍指着地图上的那些区域,然后对朱元璋:

“咱们的目标呀,就是对外扩张,往西边打,愿意臣服的那就更好,不愿意臣服的就打到他们服为止。”

朱元璋听得热血沸腾。

心想当年,年轻的时候跑出来打下,当了皇帝自以为见的世面,是下第一人,结果没想到啊,跟太孙一比差远了。

太孙拿出来的这个版图那才是真的大呀,这要是打下来了,才算是真正的下之主。

同时朱元璋也有一些古怪的看着朱雄英:

“太孙,咱就是让你去了一趟倭国,指挥了一场战斗,怎么回来之后你就爱上打仗了?先是收复北元,后又灭了棒子国,现在又要对东南亚和西方各国出手,你这也是打上瘾了呀。”

朱雄英嘿嘿一笑:

“爷爷,没有哪个男人能够抵抗得了征服下的诱惑。”

朱元璋连连点头:

“不错,男缺如此,那就让咱看看,你把整个下都打下来。”

朱雄英背着手看着世界地图道:

“凡日月所照,都要插上我大明旗帜!!!”

一旁的朱元璋,看着意气风发的朱雄英,脸上的笑容也是越发的浓烈。

若是以前,他一直着想要将皇位传给朱雄英,朱雄英有帝王之姿,是一种对大孙的宠爱的话。

那么此刻他看向眼前的朱雄英,就真的从他的身上看到了浓烈的帝王之气。

甚至朱元璋都忍不住感慨道:

“咱大孙果真具备帝王之姿,这般英武勃发的状态,咱还是在咱年轻的时候身上看到过。”

朱雄英闻言撇了撇嘴:

“跟朕比,重八你恐怕还是差远了吧?”

朱雄英此话一出,朱元璋顿时气的脱了鞋底子就追:

“臭子,又拿咱老朱开涮……”

朱雄英哈哈大笑的就跑,朱元璋就在后面追。

这一幕周围的宫女太监们早已见怪不怪。

而朱元璋追了一会儿之后呀,便喘着粗气,停下来把鞋子穿上,随后:

“真是老了,这下啊,终究是大孙你的下了。”

而此刻的朱雄英,也跑到了武英殿的门口处。

太阳早就升起来了,悬挂在空郑

强烈的阳光从门外射进来,挥洒在朱雄英的身上。

他就站在那里。

这一刻的他,在朱元璋眼里,就是下共主。

“大孙,咱老了,这皇位,先给你吧,咱当个太上皇,也享受享受。苦了一辈子了……”

突然,朱元璋就认真的开口了这么一句。

朱雄英回头,看着坐在那儿喘气的老人。

良久后,少年笑了:

“好,爷爷就享受享受。”

“这大明,就交给孙儿吧。”

(大结局)

喜欢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请大家收藏:(m.trxsw.com)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全球怪谈,我玩过的怪谈都崩坏了 皇家冲喜第一人:郡主爬墙翻车了 开着网约车唱着歌,女明星请上车 大人物的小萌妻 抗战:专打精锐师团 志妖仙途 末世:想要变强?唯有囤积女神! 轮回灭世劫 喧嚣股市 魂穿名门团宠有点甜 某年某月某时雨 真仙奇缘II封魔 我道侣修习了替生术 同学,你人设崩了 忆灵本之逆天改命 凛夜横刀 万界永仙 重生农家有空间 甄嬛传:我给雍正吃了美颜丹 山里的龙王
经典收藏 都市之:复兴大明 大官人 哥危,弟速捞! 亚历山大四世 神话版三国 黑铁时代 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 截胡太子,我称帝 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 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 这县衙深藏不露 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 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重生原始社会的文明之路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视频通万界:开局盘点十大意难平 联盟王座 大明天雄军 我梦西厢,牡丹长生 大秦:开局杀戮系统
最近更新 我,李承乾,史上最稳太子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盛朝霸业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大汉谍商 东晋北府一丘八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凉州布衣 我娘子天下第一 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 臭山贼,朕怀孕了 我扶刘备,战夷陵,三造大汉 王朝权宦
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 大疯子 - 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txt下载 - 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最新章节 - 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