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妹跟母亲都在院子里忙活着。母亲看到吴迪出去了大半才回来估计他还没有吃中午饭,就对着他道:锅里给你留着饭了,快去吃饭吧。跟夫子好了吗,什么时候去学院读书啊?
吴迪边朝屋里走边:等下再跟你吧,娘,我先去吃点东西。进屋看见桌上有吃的就狼吞虎咽吃了起来,还好这个季节气热,饭也还是热乎的。吴迪快速的吃完了饭拿了个板凳来到院子坐在了娘和妹妹身边。
吴迪知道现在不去学院读书的事儿早晚要让娘知道,还不如早点告诉她,免得她担心。于是开口道:娘,我认真想过了,我现在先不去学院里读书了。
母亲一听不乐意了,赶忙道:怎么回事儿啊,夫子不答应吗?你不读书怎么行啊?等明我再亲自去找夫子好好
吴迪知道娘误会了,赶紧道:不是的娘,现在不去读书是我跟夫子主动的。现在家里的情况我也知道,我作为家里的男丁必须要担当起来,照顾好你和妹妹。不过你放心娘,我已经跟夫子好了,我会在家里用功读书的,绝不会荒废学业。夫子也同意了,还把他珍藏的书籍都送给我了。我会定期的去夫子那里让他检查我的学问的。我不是不读书了,只是不用住在学院里,每次等到休学才能回家。这样我又能好好读书,又能照顾你和妹妹不是更好吗?你放心娘,我在家里也一定会用功读书的。
妹妹听完高心道:好耶,哥哥不用去城里读书,在家就能陪我玩儿了。
母亲听他完也无奈的道:儿子,你如今已是大人了,有自己的想法娘肯定支持你,看到你这么孝顺娘也很高兴,只是千万记得别耽误了学业,我跟你妹妹不用你照鼓,快去书房看,等下要黑了。
知道了娘,吴迪起身就进了书房。只是他没有马上去看书,而是坐在那里计划着写话本赚钱的事儿了。这个事暂时还不能告诉娘,免得她以为我不务正业。等我到时候写好了话本换了钱,再跟他吧。只是自己该怎么写还要好好计划一下。今在书屋里,他也简单看了一下店里面卖的比较好的一些话本,实话离他之前看得还是有一些差距,毕竟思维差的太远。比较畅销的还是神狐鬼怪类的书,这方面倒是可以下下工夫,毕竟在这个年代人们接触的思想信仰都比较单一,所以都对这方面感兴趣。那就先写一本修仙类的吧,以我看过的那么多修仙,好好改编一下,一定能引起轰动。从这起吴迪基本都是深居简出,一直醉心于写他的修仙话本。母亲以为他在书房认真读书也是很高兴,就连妹妹也很少来打扰他。
深夜已过了戌时。城中街道上静悄悄的,偶尔还能看到亮光和几声狗叫,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儿在哭,大多数人都进入了梦乡。
城东瑞王府门头的灯笼依旧亮着,显得那么的耀眼。落花谷旁的亭子里一座一站两个人。座着的是就是这院子的主人瑞王上官鸿,当今圣上的第三个儿子。谁能想到这的太平县居然住着这么一尊大佛。作为皇子本应像其他皇子一样住在都城,陪伴圣上左右,处理朝事。却因他的母亲是他父皇当年征战北苍璃国时带回的异国女子,虽然生下了皇子却没有母凭子贵,据在他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在生下妹妹之后生病去世了。而他作为异国女子所生的皇子成年后就被当今圣上封为瑞王。本来是要居住在落叶城的,后来到太平县游玩儿后就被这里的风景所吸引,干脆就向圣上申请居住在了这里。虽然瑞王常年不在都城陪伴圣上,可谁都知道他还是很受当今圣上所喜的。作为一个闲散王爷在外人看来那是想不尽的荣华富贵,可只有他自己明白心里的苦闷。
瑞王喝了口最爱的雀舌茶,对身边的仆人道:来福,听闻今下午当初进城的二人中的一人秘密去了府衙,可探听了出了是为何事啊?
仆人来福恭敬的道:主子,晚间我曾去找过县衙的孙师爷向他打听此事,不过据他所,当时他也没在屋里,具体了什么他也不清楚。不过他了一件事,事后孙茂才曾嘱咐他把林淑玉的名字从这次仲春会的名单里划去了。
瑞王听完喝了口茶道:哦,就是那个县城里的首富林家的长女嘛。前段时间都城曾传来消息父皇最近常常念叨我的婚事,莫非于此事有关。唉,这些人不想着为父皇分忧,整就只带算计着这些。我已偏居一偶,可他们却还是步步紧逼啊。
来福听完回道:要不我再去打听打听。
不用了,我们不适合于官家的人接触的太多。给我好好盯着那二人就行了。看看他们在城里都于谁联系?
来福回道:知道了 主子
瑞王望着远处的瀑布沉默了很久。约莫一盏茶的工夫才回过头对着来福道:雀桥山上的事情都处理好了吧,千万别让人发现马脚。
来福回道:主子放心,那龙雀舌都已经采摘完毕了,我已经让人把它送去了落叶城的茶庄售卖了,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嗯,此事乃是绝密,千万要心,走吧夜深了。完瑞王就穿过了长廊径直回屋去了。
喜欢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