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姜颜终于来到一片竹林。
她挥起镰刀,一口气砍倒二十来根翠竹,约摸能做出五十来个饭盒才停手。
看着倒在地上的竹子,姜颜又犯了难,上山已是不易,下山更难,何况带着这么多竹子呢?
要不回去找人来帮忙?
姜颜看看色,否决了这个主意。
如果现在下山再上来,至少要多费一个时辰,她回去还要把这一根根竹子加工成大合适的竹筒,时间上来不及。
那就只有就地加工了。
姜颜握紧手中的镰刀,给自己打气,“姜颜加油,你可是百万粉丝的美食博主,李某柒一个人能干那么多事,你也可以!”
此时姜颜以李某柒为榜样和动力,也就不去深究她背后到底有没有团队,视频里的那些事到底是她一个人干的还是团队一起干的了。
在噶竹子的时候,姜颜又犯了难。
竹节连接处是有底的,如果她将两边的底都带着,就可以免去封口的环节。
但是这样一来竹筒就太长了,饭菜少了装进去不好看,装满成本又太高,而且吃不了也浪费。
她想了想,还是只带一个底,宁可多费些工夫再封口。
姜颜不停地挥舞着镰刀,将竹子斩成一个个大合适的竹筒,一共有四十六个。
她是第一卖,摊子也不用铺太大,主要是打响第一枪,让客人吃得满意,慢慢打出名气来。
姜颜歇了一会儿,脱下外衣把这四十六个竹筒包起来,又摘了好几把叶子塞在里面,然后把包裹系严,扛在肩上下山了。
她刚卖完力气,身上热得很,倒不用担心会着凉。
下山的路不好走,她又背着这么大一个包袱,所以走得格外艰难,等她到家的时候已经擦黑了。
罗麦早早就在门口等着,她担心娘亲的安危,频频向外探头张望,却迟迟不见娘亲的身影,已经急得团团转。
要是姜颜再不回来,罗麦就要求人上山去寻她了。
姜颜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院里,把包袱往地上一卸,掀起一阵灰尘。
她的体力严重透支,四肢百骸都透出一股疲乏无力,但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
“麦,你帮娘找些细绳来。”
罗麦看娘亲出了一身的汗,十分心疼,巴不得能替她做点什么。
听见姜颜要细绳,她答应了一声,跑着取来了。
“娘,你还要干什么,我帮你。”罗麦昂首挺胸,捏紧拳头,她已经八岁了,是大孩子了,必须为这个家出更多的力,她有的是力气!
姜颜朝她笑了笑,拿起一根竹筒,在没底的那头包上叶子,然后用细绳绕了几圈,将叶子牢牢地固定住。
“你就像娘一样,用叶子把竹筒封上,把绳子系紧一点就可以了。”
罗麦看着娘手里的竹筒,心中有一个猜想,“娘,你是打算用竹筒装饭吧?”
“聪明!”姜颜对罗麦给予了一个肯定的眼神。
罗麦有点不好意思,接着问道:“可是娘,你现在把竹筒封上了,之后怎么把饭装进去呢?”
姜颜用手在竹筒上比划出一个长方形,“一会儿绑完叶子,娘就用刀在这里取一个盖子下来,这样横着吃,也不用担心竹筒太深筷子够不到底。”
“娘真聪明!”罗麦对姜颜心悦诚服,蹲在地上干起来。
罗花和罗树也想帮忙,但姜颜怕他们年纪,手上没劲儿,叶子绑不结实,便拒绝了他们的帮助。
姜颜和罗麦娘俩一个接一个地绑,很快就把所有竹筒都封好了。
她本想一鼓作气给竹筒开盖,但是肚子“咕咕”地叫起来。她饿一顿不要紧,三个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却是饿不得。
姜颜来到厨房,像洗猪大肠一样用盐把猪肚抓洗干净,放进锅里倒入清水。然后加储姜和少许白酒去腥,先用大火煮开,再抽出几根木柴,用火慢慢煮。
随后她从米缸里舀了一瓢米,在旁边的锅台里焖上一锅米饭。
接下来只要等饭菜做熟就可以了。
姜颜回到院子里,用一把尖刀仔细地给每一个竹筒开盖。
这个环节罗麦也想参与,但被姜颜坚决拒绝了,“你还,不能用刀这么危险的东西,万一划伤了自己就坏了。”
罗麦却执意要帮忙,“娘,我会心的,就算划伤了我也不会哭。”
姜颜哭笑不得,这是哭不哭的问题吗?
她想了想,罗麦太过懂事,或许得换一个角度劝才行,“可是划伤了之后要看郎中,看郎中就要花钱,现在家里可没有多余的钱治病。”
这个理由打中了罗麦的七寸,她乖乖缩回手不话了。
当姜颜把四十六个竹筒都开完盖之后,色已经完全暗下来,孩子们也都饿了。
姜颜来到厨房,揭开锅盖看了看,米饭已经焖好,猪肚也煮熟了,只要再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工就可以开吃。
她把猪肚捞出来过了一遍凉水,然后切成片,码在盘子里。之后拿出一只半大碗,切一些葱姜蒜末和辣椒圈放进去,再倒入少许香油和用捕碾碎的胡椒、酱油、白糖搅匀,一份蘸料就做好了。
姜颜用筷子挟起一片猪肚,在料碗里蘸了蘸,让它均匀地裹上料汁,然后放进嘴里。
“好吃。”姜颜对自己做的这道白切猪肚很满意,“你们赶紧吃,吃完好睡觉。”
三个孩子迫不及待地学着姜颜的样子蘸猪肚吃,一盘猪肚被风卷残云般一扫而空。
看着孩子们吃得满嘴流油的样子,姜颜内心有一种不出来的满足感,虽然她是无痛当妈,但现在竟然也体会到帘妈的心情。
不是有句广告词吗?妈妈最开心的事就是看着宝宝大口大口地吃饭。
姜颜有信心,以她的厨艺,肯定能把三个孩子喂得白白胖胖,充满希望!
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厨房,将碗筷刷洗干净,姜颜终于能休息了。
现在没有电灯,蜡烛太贵,因此农家用的一般都是油灯。就是油灯也舍不得点,所以农家的作息时间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孩子们也早就习惯了一黑就睡觉,不吵不闹地跟着姜颜上了炕。
孩心事少,很快就沉沉睡去,响起了微微的鼾声。
姜颜担心着明的生意能否做成,本来有些失眠,但伴着这种令人感到幸福的微微鼾声,她不知不觉地就进入了梦乡。
无论如何,当清晨的太阳升起时,就又是新的一,不是吗?
喜欢香懵了!我在古代餐饮业搞内卷请大家收藏:(m.trxsw.com)香懵了!我在古代餐饮业搞内卷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