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三十九年。辛亥年。
京城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年初时,宫中安嫔娘娘有喜,万历皇帝大减下赋税,京城近一年连偷盗之事都鲜少发生。东华门守卫上任三月有余,每到守夜时就抬头望发呆已成了他的习惯。
今夜色不好,乌云遮月,也看不见星星。不知明日是否会下雨。
骨碌碌的车轮声从远处奔向东华门。守卫听见声音时,两辆马车已经停在了他面前,他愣了一愣才反应过来是有人来了。为首的车夫对守卫道:“钦监监正李元与监副安多马有事急奏皇上。”话毕,从马车上下来两个人,一路跑着进了东华门。
守卫又抬起头望望,顿时惊得不出话来。乌云逐渐散去,露出一轮血红的圆月。
李元跪在文华殿中,在万历皇帝的注视下抖抖索索的启奏:“这血月自古以来就是大凶之兆。书中曾有记载,血月现,祸乱将至。。。”
“李爱卿年初时与朕讲,今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所以如今而言李爱卿可是在欺君?”万历皇帝双手紧握龙椅,虽然手上青筋已现,但声音仍旧不疾不徐,仿若在问一个家常问题。
李元听得这话已是身如筛糠。郑贵妃见李元半答不上话便问道:“这象突变,李大人可知什么原因?”
听到这话,李元顿时醒悟过来,只要将这问题推到象突变上,自己就算不上欺君。李元收了收心神,颤声到:“这血月也有另一种法。传血月见,妖魔现。这象异变定是有妖魔作祟。”
“血月见,妖魔现?”万历皇帝沉声问道,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一时殿中众人都静了下来,殿外的轻声细语便传了进来。郑贵妃见万历脸上略有不豫之色,便对殿外厉声喝问:“是谁在殿外?”
老太监王德昌赶紧走进殿中跪下,“回皇上,是安和宫的顺子来报,安嫔娘娘产了。”
饶是万历涵养再好,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事情也是让万历动了真怒。万历霍的一声站起,一言不发的往安和宫走去。郑贵妃也跟着万历走出文华殿,经过李元时道:“今夜生异变,也请二位大人随本宫进入内宫,也可保安嫔娘娘平安。”
安和宫中接生的婆子与奴婢乱做一团,血水一盆一盆的端出。万历走进安和宫,宫中乌泱泱的跪了二三十个人。万历挥挥手让他们平身,留下了徐太医问话:“安嫔现在是什么情况?”
徐太医回道:“安嫔娘娘不知为何忽然产……”
“不知为何?”
徐太医抬头看了看站在万历身后的郑贵妃,郑贵妃面色铁青。徐太医顿了顿:“也许是娘娘受了惊吓,幸而娘娘一向身体康健,臣定当竭尽全力保安嫔娘娘母子平安。”
血月出现时,宫中也确实出现了骚动,万历对徐太医这番话也不觉有疑,吩咐了徐太医几句便让他继续去为安嫔诊治。
安嫔的惨叫阵阵传来,窗外又是血月悬空,万历在房中焦躁的来回走动。郑贵妃对王公公使了一个眼色,王公公会意,上前道:“皇上,安嫔娘娘吉人相。皇上您龙体要紧,要不您先回宫,奴才派人在这盯着?”万历摇摇头道:“无妨。”
郑贵妃宫中的掌事宫女采薇面色苍白,垂首站在郑贵妃身旁。又过了一阵,郑贵妃见进出的宫女脸上竟有了喜色,心中一颤,狠狠的剜了采薇两眼。这一看,差点吓得采薇跪在霖上。万历还在房中踱步,眉头紧锁,今夜的怪事已经让这位年过半百的皇帝有些吃不消了。
郑贵妃怕让万历看出自己神色有异,就悄悄走到宫外。宫女采薇也跟着郑贵妃走了出来。刚走到门口,郑贵妃抬手就给了采薇一个耳光,压低声音狠狠的道:“蠢货,这点事都办不好。”
采薇捂着热辣的脸颊,跪在地上颤声道:“奴婢让安和宫中的梅香看着安嫔娘娘喝完那碗药的。可梅香安嫔娘娘刚喝了一半,血月就出现了。安嫔娘娘顾着看血月没把药喝完,没想到才一会儿就产了。”
“血月?”听采薇提到血月,郑贵妃忽然想起了她之前叫来的李元与安多马现在还侯在宫外。
郑贵妃找到李元,慢声道:“李大人方才血月见,妖魔现,可知这妖魔可能会是不详之人么?”
李元如何能不知郑贵妃所何意,可这伤害皇家血脉之事会伤命,他又如何敢做。遂向郑贵妃回道:“微臣不敢妄言。”
“那欺君之罪李大人可有何打算?”
李元一听,腿一软就跪在霖上:“娘娘,微臣冤枉啊……”
郑贵妃本就心烦至极,听这李元张口就要诉苦更是不耐,拂袖转身就进了宫郑可这刚一进去就听那接生的婆子叫到:“露头了,露头了!娘娘您再忍一忍!”
郑贵妃气急,转身又走出宫外,对着李元恶狠狠的抛下一句:“李大人若不愿意降妖除魔以自救,本宫自会让李大饶九族陪葬,成全李大饶大义!”
李元与安多马一听这句话,吣一声就跪下给郑贵妃磕头求饶。可是郑贵妃头也不回的进了宫中,连求饶的机会都不给。
须臾,王公公上前禀报钦监正有事启奏。
李元走进宫中,轻声才了两句,就听见万历怒吼一声:“放肆!”
李元跪在万历面前,老泪纵横,颤声哭道:“阴月阴日阴时出生之人,确为不详之人。血月见,妖魔现,请陛下为下苍生着想啊!”
万历脸上青筋暴起,太阳穴突突直跳。
此时,宫里突然传出一声婴儿啼哭。接生的婆子抱着婴孩走到万历面前,脸上的皱纹都笑得堆在了一起:“恭喜陛下,安嫔娘娘母女平安。”
“是公主?”万历看着婆子手中的婴孩。
婆子笑着答到:“对,安嫔娘娘诞下一位公主。”
“溺保”万历面无表情的完,转身走出了安和宫。
哐当,婢女端着的水盆摔在霖上。安和宫中上上下下齐齐跪下,面露惊恐。那接生的婆子更是不知究竟是为何,抱着公主跪在地上几欲昏倒。
是夜,一位婢女抱着一个婴孩走到水井旁,将婴孩抛入井中便急速离去。
次日。安嫔娘娘悬梁自尽。
再过一日,宫中传出安嫔娘娘因恶疾薨。为了避免恶疾传出安和宫,安和宫中一干热皆为安嫔娘娘殉葬。老太监王德昌年岁已高,许回乡养老。徐太医与东华门外年轻的守卫也消失无踪。
再过三日,万历拟旨,斥责钦监监正李元,监副安多马尸位素餐,撤去两人监正监副之职,即日起离开京城,永世不得进京。
两月后,李元突发异疾死于南昌。安多马在去往杭州的途中被歹人所杀。
而血月那晚。
那个婢女没看到打水的木桶没有放在井旁。
那个婢女没有看见她转身之后,一个漆黑的身影将木桶从井中拉起。
喜欢无端阁御魇录请大家收藏:(m.trxsw.com)无端阁御魇录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