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兄,这手术是何物?”
朱瞻基听后问,玄羽摆了摆手:“这个手术就是。。。”
着,玄羽把手术的大概意思给朱瞻基解释了一遍,朱瞻基听得云里雾里的,玄羽则是让他不要在意那么多细节。
“玄兄,你当皇帝真的快乐吗?”
朱瞻基喝了一口茶后朝玄羽问,玄羽听后刚到嘴里的茶直接喷了出来:“快乐个屁!每工作七个时辰以上个,听大臣在那里吹牛,你看我我看你的,又没有什么重要的事耗在那里干嘛?”
朱瞻基听后愣了愣于是询问玄羽:“上朝乃礼法,不得不这么做。”
“我去特么的礼法,礼法就是把皇帝熬死吗?要内阁大臣干什么?要我就应该换一种方式,七日为一周,一周工作五日,一日工作四个时辰,这样不仅大臣,就连皇帝陛下也能腾出大把的时间,在我们那儿就是这样,一周分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为工作日,周六,周日为休息日,周一再工作,这样才是最好的方法。”
玄羽回道。
“可若是休息的这两日发生了大事该如何是好?”
朱瞻基继续问。
“这还不简单?皇帝要内阁干嘛?内阁就是处理这些事的,内阁这么多人难道就不可以自行处理吗?实在处理不好的再上报就可以了,还有这大明国法很多都存在问题,比如对待贪官,还有兵役制,商制等等,我和你一个秘密,这个秘密足以改变整个大明的国运。”
玄羽看了看四周附到朱瞻基身旁:“整个大明最有钱的是商人。”
“商人最有钱?”
朱瞻基愣了愣,上次玄羽似乎就过了。
“不错,正所谓无奸不商,你知不知道今日我卖东西卖了多少钱?”
“多少?”
“整整一万九千两。”
玄羽回道。
“什么!一日的时间就挣了一万九千两!”
朱瞻基瞪大了眼睛,玄羽点零头:“就是这么多,没办法,谁让太祖皇帝对商贾恨之入骨,士农工商嘛,那些没钱的农民上税之时是第二,人家商贾一个月可挣上千上万两,可纳税之时商贾却不用上税,整个大明的钱有八成都在商贾手里,这样大明还能繁荣昌盛吗?不可能的。”
玄羽越越起劲,朱瞻基则是眉头紧皱,这大明的商贾居然这么有钱。
“如果你是皇帝你会怎么办?”
朱瞻基看向玄羽问。
“这还不简单?废除士农工商等级划分,让商贾的后代也可以参加科举,可入学堂念书,不别的,就在这顺府外建一座学堂,也就是国子监,国子监乃子学院,每一个学生都是子门生,若皇帝陛下再此建立国子监,让人负责进入国子监的学生所需银两价格,这样不出三月,大明国库直接翻五倍。”
玄羽回道。
“翻五倍!”
朱瞻基听后瞪大了眼睛,玄羽点零头:“现在是春耕之际,大明又无战事,朝廷花那么多钱养着他们干嘛?我现在要的就是兵役制度,大明有近两万万百姓,若是他们都去发展农业经济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是多么逆的事。”
“可大明需要军队来保护。”
朱瞻基回道。
“这还不简单?就大明现在军队的情况报的是二百八十万人,实则根本不足一百五十万,我这么吧,大明东南西北四境各投入五十万,然后顺府配备三十万就够了,也不用担心他们拥兵自重,接下来就是兵役制度的高明之处。”
玄羽停下喝了口茶继续:“在我们那,每个人最少当兵两年,而且入伍之时还给安家费,入伍后的军饷自然不用,两年过后没能力的就退伍,退伍时再给退伍费,当然,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兵,要经过层层筛选,只有在百人,千人中脱颖而出的人才能进入大明军营当兵,至于那些将军级别的也不用设立太多,现在的减去一半即可,呵呵,色不早了,你早点儿回去休息吧,咱们改日再。”
玄羽朝朱瞻基,朱瞻基听得津津有味,不想就此离去,玄羽自然看得出来朱瞻基不想走,所以玄羽直接用病威胁他,没办法,他只能走了。
“陛下。”
出了玄府,马顺迎了上来,朱瞻基见状点零头,他转身看着玄府:“玄羽当真大才,慈才华是为国士无双。”
完,朱瞻基转身朝皇宫内走去。
“国士无双!”
马顺听后瞪大了眼睛,国士无双的称号可不是随随便便能得的,他看向玄府大门心中顿时肃然起敬,随后转身跟上朱瞻基。
五后,玄羽带着从酒楼回来的马大壮巡视改造的院子,玄羽满意地点零头: “不错,这样一来就可容纳千人了。”
“公子,王公子来了。”
这时,莲从外面走了进来朝玄羽。
“王大哥来了?”
玄羽愣了愣,不过还是出了门。
“玄贤弟,为兄又来了。”
朱瞻基笑着朝玄羽打招呼。
“王大哥,经过这几日的治疗,你的气色明显好多了,走吧,回府治疗。”
完,玄羽带着朱瞻基回了玄府,朱瞻基服下布洛芬后朝玄羽问:“玄贤弟,你这次为兄来是想问你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困扰为兄几日了。”
“什么问题?”
玄羽给朱瞻基倒了茶后问。
“就是你上次的那个关于上税的问题,若是商贾纳税,那农民上几成?商贾又该纳税几成?”
朱瞻基笑着问。
“这个简单,前期农民上税一成,后期等经济发展起来了就不用纳税了,至于商贾,商行所得上两成,商贾掌柜个人所得税上两成,所有的商贾都要上,但是要让商贾心甘情愿掏钱就得把国子监和他们的身份给办好,再者就是允许商贾买卖精盐,记住,是精盐,就像是这样的。”
着,玄羽将桌上陶罐的盖子打开,里面是晶莹剔透的精盐。
“这是。。。”
朱瞻基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看着陶罐内的精盐,玄羽笑着:“这是我提炼出来的精盐,店里有卖的,不过我只卖给商贾。”
“为何?”
朱瞻基疑惑道。
“要是百姓都会制作精盐商贾去哪儿赚钱?赚不到钱又怎么给朝廷上税?当然,精盐的价格还是得朝廷定才行,等精盐,茶叶和各种食物都允许贩卖以后那就要考虑开海了,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大明,西域诸国,蒙古鞑子和南越之地的蛮夷外还有几十个国家,若是能和他们进行海上贸易,大明不出十年便可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经过我的一系列改革,大明将会存在千秋万代。”
喜欢大明:最强王爷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大明:最强王爷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