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兵马一动,下都要震惊。
于是,无数暗探急急冒头,哪怕身份泄露也顾不得了,都想第一时间查出大唐的意图。
接下来几日,无数飞禽被放出,带着探子们的密信,飞往各方势力报信。
对此,号称无孔不入的子卫竟然不做拦截,甚至还加派人手大肆散播消息,以至于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次战争。
到底要打谁啊!
……
南云,皇宫!
赵构的心里十分忐忑,来来回回在御书房踱步,他面色极其凝重,不时喃喃自语一声:“不会吧,不会吧,这次应该不是来打朕的,否则他没必要从本土发兵。”
“朕琢磨着,他肯定是盯上了什么地方……”
“只不过,这地方会是哪里呢?”
虽然赵构的心里忐忑,但他有七八成的把握,这一次,杨一笑不会来打他。
原因很简单,打南云不需要从大唐境内发兵。
此前两国达成议和之后,大唐的兵马并没有立刻撤走,而是每当南云起运一批粮食物资时,大唐的驻军便撤出南云的一部分占领地。
尤其是南云京师的临安城外,至今还驻扎着大唐十万大军,并且顾老大那个兵部尚书亲自坐镇,如果杨一笑这次要打南云只需要一道圣旨发过来便可。
因此,赵构能推测出来不是打他。
但他仍旧心里忐忑,毕竟推测未必准成,故而才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急盼着能接到更详细的消息。
终于外面有急促脚步,只听贴身侍卫在门口禀告,道:“启奏陛下,又有飞禽传书送达……”
赵构没有任何迟疑, 立马出声催促道:“念,立刻念!”
贴身侍卫急忙打开竹筒,从中取出一卷细软的帛书,打开之后,顿时一怔,愕然道:“陛下,这一份不是探子的密奏,落款写着萤勾,是公主的来信……”
赵构先是一怔,随即大喜过望,道:“哈哈哈哈,竟然是萤勾丫头的信,朕明白了,必然是杨一笑授意让他给朕通报秘密。”
“你别念了,朕亲自读,门口守着,勿要让任何人接近。”
其实皇宫之中的规矩森严,御书房附近绝不会出现闲杂热,赵构之所以如此叮嘱,无非是因为重视的缘故。
他心里清楚的很,这份帛书绝不是闺女私下所写。
虽然落款用了闺女的名字,但绝对是经过了杨一笑首肯。
用闺女名义给他发信,是让这封信由公变私,然而绝不可能是叙家常的家信,这封信必然写着大唐此次出兵的意图。
果然……
当赵构亲自打开帛书,急匆匆阅览之后,顿时,他长舒了一口气。
不是打他,不是打他!
放心了,一颗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只见信上密密麻麻的蝇头楷,笔迹看起来确实出自他的女儿,甚至口吻也是,称呼他为父皇,然而,信的内容一眼就能看出是杨一笑授意。
“父皇在上,远嫁之女萤勾遥拜,谨祝龙体安康,朝堂国事顺遂。”
“此一信,乃家书,且经女儿之夫君首肯,允许跟父皇您近期之事。”
“大唐境内,雪灾仍重,夫君他迫于无奈之下,去泾县向皇爷爷求助,此一事,夫君不用瞒着您,皇爷爷出手相帮,给了一份保国资金的藏宝图。”
“宝库所在之地,乃大唐现今江淮道之南麓接壤,因地域不在境内的缘故,夫君只能发兵把它打下来。”
“又因是突然出动大军之故,担心父皇您可能产生误会,遂由女儿代发家书一封,向您通报此次动兵的隐秘。”
“夫君,请云帝放心,这一次,大唐对南云秋毫无犯……”
“另有一事,夫君叮嘱,他这次欠了赵氏皇族的大情分,因此想在接下来的战争之中稍作弥补,比如,父皇您如果愿意的话可以联合出兵。”
“夫君,那地方总共有七个州域,倘若打下来全都纳入版图的话,以大唐目前的情况有些得不偿失。”
“原本就已经缺乏大量官员,政令方面已经难以保持畅通,再加上目下赈灾之急,夫君认为不适合盲目扩张,因此,愿意与父皇之南云分享。”
“夫君此次的主要意图是开启宝库,运回钱款用于国朝赈灾的巨大开支,至于地盘方面,他短时间内并无太大想法。”
“具体建议如下……”
“总共七个州域,难以五五分成,因此大唐这边要四个,纳入现有之江淮道。”
“剩余三个州,离江淮稍远,但却和父皇的南云版图接壤,因此夫君便打算分给父皇。”
“夫君了,今后都是一家人……”
“他已经和您达成默契,一家饶利益不能交给外人。所以这三个州域交给父皇掌管,让父皇您在史书上留一个开疆拓土的美名。”
“至于以后大唐和南云谁吞并谁?”
“那乃是十年八载才会考虑之事!”
“到时候哪怕大唐吞下整个南云,但是夫君不会让赵氏满族灭根……”
“尤其是父皇您,那时候垂垂老矣,正合适颐养年,退位来大唐养老便可。”
“总之一句话,夫君的意思很明白,自古所谓肉烂在自家的锅里,他暂时吃不下的好处交给父皇您,由您帮忙治理,等于是帮他女婿经营未来。”
“此外,还有一件家事之喜且容女儿告知父皇……”
“夫君他明确表态,待女儿满十六便可圆房,最迟明年之时,让您能抱外孙。”
“到时候,您作为外翁肯定要给外孙一份厚赏,所以,这三个州域交给父皇并不亏。”
“最后,女儿再次遥拜,顺便送上夫君之意,他他喊您一声岳父!”
……
嘿嘿嘿嘿!
御书房中响起赵构的笑声。
这位云朝帝王,按捺不住兴奋,手里拿着帛书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蝇头楷的密密麻麻字体让他眼睛模糊。
爽啊!
当皇帝憋屈这么久,赵构首次感觉抱大腿的爽。
虽然这根大腿是女婿,是晚辈,可是,可是,抱女婿的大腿很丢人吗?
瞧瞧,好处这不就来了吗?
人在家中坐,利益凭空来,女婿他暂时吃不下七个州域,所以分出来三个交给他掌管。如果他不是岳父身份的话,凭什么捞到这种大好处。
“哇哈哈哈!”
“朕,中兴之主也,千百年后的史书,必然浓墨重彩一笔。”
赵构越想越兴奋,忍不住狂笑出声,陡然他快步走向门口,急急开口催促贴身侍卫,道:“速速传朕口谕,请太傅武清风进宫……”
完之后,迟疑一下,目光隐隐闪烁冷厉的深邃,再次开口补充一句道:“再传朝中几位重臣,也都即刻进宫议事,朕要让他们听一听,云朝又将开疆拓土。”
贴身侍卫连忙躬身答应,随即领命急匆匆的去传口谕。
……
当日下午,御书房中,赵构傲然而坐,把帛书交给赶来的众臣传阅。
南云也有核心重臣,被喊来的每一个都是,只不过和杨一笑那边不同,这边的重臣全都属于门阀世家的利益代表人。
虽然两国臣子的情况不同,但是听到朝廷有大利益的表现一样,每个人都很惊喜,脸色难以抑制的兴奋。
三个州域,听起来不多,但如果细算,这是一笔巨大的利益。
江南之地,一州约有四到八个县,平均按五个县计算,加起来至少十五县。
一县之内的米粮税收,各种捐,各种徭,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年能有不的收入。
虽然这十五个县会并入云朝,可云朝的情况是皇权和世家共治,因此,利益是共享的。
尤其是朝堂九成九的官员都乃门阀士族出身,意味着这其中一大半的利益会被士族落入口袋,因此,这些重臣岂能不惊喜?
所有人重臣之中,唯有武清风的面色平静,虽然这位智者心里也惊喜,可他首先想到的是替赵构谋划。
因此,武老头沉吟良久之后开始进谏,语气肃然道:“萤勾公主这一封家书,老臣前前后后看了三遍,对于信中所言,归纳重事三件……”
“首先第一件事,大唐帝王邀请我朝共同出兵,并且允诺分享利益,三个州域确实不算少。”
“此事乃重中之重,我云朝上上下下必须无比重视,万不可只顾着利益即将到手的欣喜,忽视了战争有可能打输的可能。”
“兵法有云,未虑胜先思败,如果打输了,我朝付出的代价可不止是丢丢脸面。”
“劳师动众,发兵出征,粮草开支,兵饷器械……”
“老臣在大唐那边待过两年,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比如成本核算,比如收支对比,大唐皇帝和臣子们有个习惯,他们会把国事当做商事去考虑盈亏……”
“不如发兵打仗,他们要算收支,盈利有多少,支出有多少,对比之后能不能获利,人家君臣在没动手之前先算的清清楚楚。”
“我云朝这边也该如此!”
武老头一边着,一边扫视在场众臣,缓缓又道:“老朽不得不提醒诸位,我朝一旦打输便是一场投资亏本的买卖。因此,这一战必须确保一定能打赢。”
“想必诸位能明白,老朽这意思是什么,为了整个朝堂的利益,也为了各位的共同利益,请你们别拖后腿,别让这一战失败。”
在座众臣脸色略显尴尬,但却没法质疑武老头的辞,毕竟他们也知道,想要利益先得确保战争能赢才校
因此,确实不能在战争之中拖后腿。
于是,人茹头向武老头表示他们将鼎力用心。
直到这个时候,武老头终于露出了真实意图……
只见这位智者笑呵呵的道:“既然诸位同僚全都赞同,那么老朽就为此战之胜谋划一番。吾以云朝太傅之身份,正式向陛下奏请计策……”
“为保证战争打赢,为保证三个州域稳稳入手,请陛下从各支兵马抽调精锐,组建一支全新的军队出征……”
“同时,起用能征善战之将领,以岳武穆为首,挂帅此次出征。”
“经此一战,即可打胜又可让抽调兵马磨合,由此之后,可作为重建云朝背嵬军之根基。”
“请陛下恩准!”
好家伙,不愧是下三大智者排名第一。
武老头绕了如此大的一个圈子,总算达成了他的谋算和意图,起用岳武穆,重建背嵬军。
等到三个州域入手,赵构先捞到一份最大的好处在手,然后攥紧兵权,可和门阀士族阶层掰腕子。
最主要的是,当初武老头就曾谋划过,他在牢之中劝岳将军,以后的背嵬军将会归于大唐。
现在帮弟子赵构攥紧兵权,将来杨一笑跟着授意,从近及远,用意深邃,难怪连刘伯瘟都要警惕武清风,这老头确实配得上第一智者的名头。
然而,这才只是武清风从书信之中归纳要的第一件事。
……
【今日第一更送上,山水继续去写,等会还有更新,请给咱们这本书一个五星好评,谢谢】
喜欢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请大家收藏:(m.trxsw.com)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