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顿时场上的大臣们全都在声嘀咕着礼部尚书作死。
每个人心里都清楚,陛下下旨废后,完全是为了引诱东瀛国的细作现身,司家更是成为了此次争斗中的肱股之臣。
现在陛下亲自接司雨柔回去,所有人都称呼她为“皇后娘娘”,没有一人是不发自内心的。
在这个节骨眼上,这礼部尚书还敢往枪口上撞,岂不是找死?
然而,正当齐旭想要发火的时候,司雨柔却是打断了他。
“礼部尚书大人所言不错,虽然这事陛下跟臣妾演的一出戏,但是您下的那道废后诏书确实加盖了玉玺,已经生效。
若是将来每个人都以此为由,不按照诏书上行事,那岂不乱套了?”
话糙理不糙,任何事情都应该有条有理的执行,任何情况不能打着为了百姓的旗号擅自改变条令。
哪怕是事出有因,等事情完结之后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而不是什么就是什么。
“陛下,那废后诏书臣等已经将其载入史册,若是随意更改怕是有所不妥。”
“那依赵爱卿的意思是?”
“臣的意思是,陛下为何不重下一道封后诏书呢?”
此话,瞬间让所有人茅塞顿开。
原本那些在暗中指责礼部尚书的人一个个纷纷转为赞扬。
立后和废后,不都是一道旨意的事情吗?
既然有废后诏书,再设一个立后诏书不就好了吗?
史官那边也能有一个好的交代。
“只是……”可礼部尚书刚完没多久,又蹙了蹙眉。
“只是什么?”
“只是自古以来封后,除非是新帝登基,否则都要单独举办一个封后大典,现在太后娘娘过世不到一年,国丧未过,不宜举办。”
其实,对司雨柔而言,办不办封后大典,做不做皇后其实都是一样的。
她是军旅出身,苦日子和富日子对她来讲无疑就是一个伙食的区别。
再,有齐旭这个皇帝这么宠着她,就算不做皇后,日子也不见得比真正的皇后差到哪里去,甚至可以比之前更好。
她轻轻抬起左手放在齐旭的手背上,淡笑摇头,“陛下,臣妾做不做皇后不要紧,只要陛下好就校”
齐旭将放在她下面的手拿出,毫不掩饰的用食指轻刮了一下她的玉面,宠溺一笑,道:“傻瓜,朕过,你司雨柔是朕唯一的皇后,虽这只是一个名头,但朕也要让你做的名正言顺。”
罢,他直接就起身上前,沾起笔墨,写下一道封后的旨意诏书。
……
时光流转,一眨眼又过了半年多。
明德七年二月二,龙抬头。
司雨柔的身子虽然已经慢慢恢复,但手脚依旧不能够受太大的力,虽然她经常尝试着自己站起身扶着墙壁缓慢行走,但十次里有九次依旧会跌倒在地。
“娘娘,今日是您封后的日子。”
只见顺子带着春琴,秋书,以及一众下人端来了凤袍首饰,一时间整个凤坤宫忙的不停。
齐玉莲今年已经满三岁了,已经会自己走路和话了,而刚满两岁的齐玉珩依旧还在吖吖学语,只会咧着嘴对着司雨柔傻乐。
“母后~母后~”
两个家伙一左一右的扑在司雨柔的脚下,两张粉粉嫩嫩的脸蛋儿都长者一对桃花眼,笑起来十分的讨人喜欢。
雨柔用手臂将两个家伙挽在怀中,一边一个给她们脸上印上一个大红印子。
公主穿的是一身淡粉色的石榴裙,裙角还绣上了玫红色的花边,转起身来真的好像那御花园池子中盛开的一朵莲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太子穿的是一身红色刺有云纹的棉袄,头戴圆头金色帽,原本就胖嘟嘟的身子被这个棉袄衬托的更加可爱。
“娘娘,您看谁来了?”
只见孟瑶和江婉此时也是一身红衣,身上的金丝刺绣虽然比不得司雨柔的凤袍,但也是富家之人才穿得起的。
“你们怎么来了?今日既是本宫的封后之日,也是你们的大婚之日,你们应该留在江府之中待嫁才是。”
原来,江婉成为吏部尚书之后不久,便在京城自立了一座府邸,江渊因为年事已高,故请旨颐养年。
索性,他们一家子便全都搬来了京城。
“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微臣的母亲已经去世了,所以微臣恳请娘娘代替我母亲送我出嫁。”
“当年,若不是娘娘出手相救,奴婢的师父恐怕早就死于那些奴隶人之手了,在奴婢眼里,您就是奴婢的再生父母。
奴婢入宫以后,您更是将奴婢当成亲妹妹一般对待,在所以奴婢也恳请娘娘允许,亲自送奴婢出嫁。”
“好,好,好。”虽今日也是自己的大婚之日,但是这两个姐妹自从来到这京城以后,也确实是无依无靠的。
尤其是孟瑶,虽都在京城,但是那深宫就宛若牢笼一般,每日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只有自己出宫了,她才能稍微沾点光。
“可是本宫现在双手双脚残废,拿不起梳子。”
正当司雨柔为难的时候,只听门外传来一道靓丽的嗓音,“让臣妾来吧!”
只见德皇贵妃让两人轮流坐在梳妆台上,她则是拿起牛角梳,先给孟瑶梳起了头。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
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
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
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
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
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有头又有尾,从此共富贵!”
梳完,司雨柔给春琴和秋书使了个眼色,从仓库中又拿出了两盒精致的首饰。
“你们为国家付出那么多,本宫也没什么好给你们的,这些是本宫的一点心意,还请你们收下。”
孟瑶还好,江婉哪里见过那么多金玉首饰?看的她两眼放光,可下一秒她却推脱了起来。
“俗话无功不受禄,娘娘送我们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们怎么好接受呢?”
孟瑶撇笑一下,瞧这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咱们这位皇后当年去东越偷银子的时候,那都是几万两几万两的偷。
这些东西也不过一两万两银子罢了,这一年来陛下几乎是把他私库都搬空了呢!
这才哪到哪呀!
“多谢娘娘赏赐,以后只要娘娘需要,奴婢随时回来伺候娘娘。”
喜欢皇上放心,有臣妾在请大家收藏:(m.trxsw.com)皇上放心,有臣妾在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