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卫国虽忙却依旧抽出时间登门拜访了霍家,听到肖卫国好不容易带孩子们来一趟想去看看历史遗迹,霍老当即把自己的孩子们安排了过来。
一行人先去参观了张汝京的芯片工厂和汪硕贾红军他们的代工厂,然后他们的队伍里就又加入了几个几个孩子,接下来就是历史遗迹参观之旅。
每到一个地方之前肖卫国要求孩子们必须自己规划路线,必须要查阅对应的资料,必须要安排好所有人包括大人们的食宿,预算还要尽可能的低。
孩子们做事的时候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和失误,可大人们已经被禁止给出建议,他们只能跟随,只能在事后给出自己的评价。
每当有一次成功的行程孩们都会得到一个胸章,每当出现错误也总有孩子嚎啕大哭,孩子们笑过,哭过,争吵过,也互相鼓励过。
抗战纪念馆,抗日英雄纪念碑,古城墙遗址,虎门炮台遗址,历史的厚重让人着迷,偷,抢劫,行凶伤人,这个年代这边街头的混乱也让孩子们心有余悸。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孩子们手拉着手互相帮助,最重要的是他们一起见证了一段段历史,也在历史遗迹面前见证了自己的友谊。
肖卫国白是没时间陪孩子的,他有很多事情要做,他每要开会,要建工厂,要筹钱,他要积极准备应对记忆中的几次大事件。
“叩叩叩。”
谁这么不懂规矩在这个时候干扰重要会议?
“李经理,那位老同志人没了,新闻里刚发了讣告。”
“什么?!”
“卫国哥……”
“什么?!”
就当肖卫国觉得自己太忙没有时间,打算找几个合适的人选陪孩子们一路这样从南到北走回北京的时候,新闻里却突然传出了噩耗,那位老人走了,他知道历史已经又出现了一点改变,老人比原先走的要晚了一点,也应该圆满了许多。
会议还在继续,李永军已经去联系最近航班的事情,肖卫国有自己的飞机,可国内航空管制太过严格,私人飞机用起来远没有商业航班那样快捷方便。
老同志的葬礼庄严肃穆规模宏大,到场送别的社会各界人士很多,三号亲自宣读悼词,遗孀将公的骨灰与花瓣混在一起,也就是现在肖卫国才知道老同志的遗愿。
捐献角膜,遗体解剖,骨灰撒入领海,不管生死,他都要和祖国融为一体,遗体行至八宝山时有十余万群众自发前来送别,老饶离去让人痛心,老一辈的领路人先后离世,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这个国家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卫国同志,这是老人家就给您的东西请收下。”
“啊?我的?谢谢谢谢。”
在初期的惊讶过后肖卫国接过了由老人后人与警卫递过来的东西。
一个很普通的牛皮纸信封,信封里只有一封信和一瓶药,药是肖卫国之前亲自送进去的,老人连瓶子都没打开,肖卫国本想让老人试试能不能对身体起到一点正面作用,被严格限制产量在欧美被视若珍宝的珍贵药品老人却一粒都没有吃。
信里的内容也很简单,只有一页纸,内容大致就是告诫肖卫国一定要坚持原则堂堂正正,做人做事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当然信里也不乏夸赞的意思,信纸虽薄,话的也简单,可这份沉甸甸的厚爱却让肖卫国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喜欢79开始我有话要说请大家收藏:(m.trxsw.com)79开始我有话要说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