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首页 >> 寒门宰相 >> 寒门宰相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李隆基的纨绔皇孙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席卷天下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大明亚皇 大秦:大雪龙骑战天下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 寒门宰相全文阅读 - 寒门宰相txt下载 - 寒门宰相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兵谏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定力寺郑

章越再度迁此。

在这浊流滚滚的尘世间,找一个清净的地方,着实不容易。

上一次迁定力寺是违背官家的意思,对辽国强硬态度所至,韩忠彦出使辽国,挑衅了辽主。

加上彗星出现,自己被迫辞相,在定力寺里住了几十日。

如今故地重游,也是亲牵

在此迎接章越的,依旧是老友智能长老。智能长老也是一个传奇,他重病了一年,本是时日无多,但过些日子总是挺过去了。

下面的僧人问他,他总是自己尘缘未了。

直到章越入寺一日,对方居然又可以起身,

此番二人重逢。

智能长老强撑病体见章越。

智能长老给章越点了一盏灯,二人处于狭的禅房中,正好可以看清彼此相貌。

“魏公为何三度辞相呢?”

“自幼苦读,所求不过宰执之位。而今唾手可得时...“章越忽地一笑,齿间竟有轻颤,“却怕了。“

智能长老拨了拨油灯,对章越道:“魏公并非叶公好龙之人。”

章越道:“不错,我是想到以后的局面。”

“我非能狠下心肠之人。”

章越到这里,端起面前茶盏欲饮旋又放下。

智能长老道:“所以魏公避入定力寺,是求一个心安是吗?”

章越点点头道:“大师还记得当初在寺中,你我所言吗?”

智能长老道:“记得,贫僧记得魏公过工资,利润,地租三者。”

章越道:“然也,纵观王朝末年都有一个景象,那就是商业畸形之繁荣,无组织之力破坏着整个国家。”

智能长老道:“魏公,此话贫僧不解。”

章越道:“其实就是熵增,任何人,任何事,任何文明,都要从有组织,至无组织,最后都要消亡,这就是道。”

“就好你我二十岁时身强力壮,到了五六十岁,机体衰弱,身子大不如前,国家也是一样。”

“朝廷建国初五十年,尚称太平,稍有什么变动,朝廷也可对付,就好比人在青壮年不拿疾病当回事。但至百年时,已是难以为继,贪污横行,效率低下,这就是有组织成为无组织一步。”

“这是任何王朝都难以改变的,如此时日再久了,不是亡于内,便是亡于外。”

“若王朝要继续,就必须负熵,从无组织变成有组织。”

“这就好比人有块腐肉,若不剜去,腐肉累生,一旦剜去腐肉,但新肉可生。但是难就难在这腐肉,不是人人敢剜。亦或者是长得太深,甚至与人休戚与共,一旦剜之,则人因失血过多则立死。”

智能长老闻言道:“如此谁来下这个手?谁来动此念头?”

章越沉默了片刻道:“当初我制举时,以‘强庄’二字为题目,主张以中央集权之方式,自上而下绳之……荆公为之,不是不好,但弊处亦不少。”

智能长老道:“章公所论国家大事,贫僧乃方外之人不甚明白。贫僧只知人性是善,还是恶。”

“若性恶,则自身不能解之,需靠一个外力来纠之。”

“若是性善,则不需外力而为,明心见性即可。”

章越明白智能的意思,儒家讲性善,通过讲道德,人性的自觉来逐步改善社会的现状。

法家不相信人性,所以通过外力(变法),来引导人性。

章越道:“若民智难开,外力是何物?”

智能长老合十道:“魏公之言似对未来很是失望,贫僧以为,既是人本是一体,又何来外力呢?”

章越叹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本吾之志也。”

“如今……我只思如何能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

智能长老合十道:“魏公之惑,贫僧不能解,唯有魏公自己能解。”

“不如坐关以明晰。”

……

雪中的定力寺钟声杳杳。当太后銮驾碾过结冰的御沟时。

御道两侧早已肃清,金吾卫持戟而立,铁甲映着晨光,森然如林。

寺前石阶上扫得一尘不染,僧众披袈裟分列寺门前,低眉合掌,梵呗声随钟鼓悠悠荡开。

张茂则先行抵达,他指尖一抬,内侍省二十四名青衣宦官齐刷刷跪伏道旁,手中朱漆托盘高举过顶——盘中盛着御赐的鎏金香炉、伽蓝袈裟、贝叶经卷,连那装裱经文的紫檀匣子都镂着双凤衔芝的纹样。

忽听净鞭三响,羽葆仪仗自晨雾中渐显。十六名绛衣力士抬着太后銮舆稳步而来,舆顶金凤衔着的流苏随步摇晃。

阶下百官屏息,却见太后忽将手中暖炉递给张茂则,

风骤起,吹得寺周经幡猎猎作响。

住持亲迎,引高太后入内奉香。

奉香后,住持捧出香茗,高太后问道:“章卿可在寺郑”

住持答道:“回禀太皇太后,章魏公确在寺内。”

“为何不来接驾?“

“魏公在本寺念佛堂打禅七,不能见客。”

“哦?”高太后凤目一凛。

张茂则方知自己失察,打禅七是禅宗的一等修行办法。

每个冬安居都要举邪打禅七”的修行,期限是七七四十九。

在这七七四十九日内,打七者必须专修佛法,不能见客。

张茂则问道:“魏公出了家不成?”

住持合十道:“魏公以居士身份独坐禅堂,每日仅受一餐,余时不见外客。“

高太后也是修佛之人,当然知道打禅七是何等的修行方式。

一个人独自在一个佛堂里坐禅七七四十九,其中不接受任何外界的消息,此心之诚换了自己都做不到。

主持徐徐道:“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只要断去前六识,便不能入末那识。打七也是打末那识。”

“人之作念都是末那识动其,这也是善恶高低作怪之由来,华严经有云,起心动念惊动十方神煞。而前七识最后皆作阿赖耶识,明心见性后便成宝藏。”

高太后道:“老身平日观香三个时辰都难,章卿能坐禅七七四十九,倒是佩服。今日已是第几日了?”

“第三。”

高太后点点头,这一次若没见到章越,她真可谓是颜面尽失。

“章卿既是打七坐禅,那么与辽谈判之事,当交待给何人?此时此刻,实容不得了。”

高太后与张茂则言语。

“章卿在哪,老身亲自问询。”

……

雪压松枝,佛堂幽寂。

住持不敢违逆太后懿旨,只得引凤驾轻移至偏院深处。

这个佛堂位于定力寺的极偏之处。

现在孤零零的佛堂矗立雪中,门窗紧闭,仅留一掌宽的窗格递送饮食。

高太后驻足门前,凤眸微眯:“若是不慎走水,魏公也不出来么?“

住持合十低诵佛号,不敢作答。

太后轻叹,张茂则会意,立即命人拆去门板。高太后摆手止住欲随行的侍从,独自持烛步入。烛光摇曳中,但见一袭僧袍的章越盘坐蒲团,双目紧闭如入定老僧,对周遭动静恍若未觉。

高太后驻足在旁,缓缓道:“国家危难,老身不得不打搅章卿清修参禅了。”

太后声音在空寂的堂内格外清晰。

却见章越缓缓睁开眼睛,眼见高太后在旁突是一愣,旋即拜倒在地:“不知太后亲临,臣有失远迎,还请太后恕罪。”

随侍忙搬来坐具,添烛奉茶。高太后凝视章越消瘦的面容,由衷道:“卿能舍富贵修禅七,着实令老身钦佩。“

这话绝非客套,想那大理国君尚能弃位出家,而眼前这位权倾朝野的重臣,竟真能淡看荣华。

章越恭敬道:“太后明鉴,臣所修不过皮毛。虽闭关于方寸之地,却难降伏心中妄念,实在惭愧。“

“哦?“太后凤眉微挑,“那侍中因何心乱?“这一声“侍职的称呼,令章越心头凛然。

旋即章越道:“臣自读书是孔孟之道,实话有些书生的几分执拗气及不切实际的抱负,后到了西北领兵时,以申韩之法治军,又学得法家霸道。”

高太后摇头道:“法家之道,终究不是正途。”

章越道:“太后明鉴,后臣再度回到朝堂上时,见新法太急太苛,故在先帝面前赢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之。”

“变法乃自上而下,以身使臂,以臂使掌,以掌使指。”

“臣劝谏陛下总揽大权,正是要以至高的道义之心压制私欲之心。好比读书人‘头悬梁锥刺股’昼夜苦读一般。”

高太后失笑道:“老身从未听有几人,能这般成功了。”

章越道:“太后有所不知,寒门出身者多是这般苦熬出来的。”

他心中暗忖,后世多将北宋灭亡归咎于司马光废除新法,却不知哲宗绍圣年间乃至徽宗时期,实则是王安石变法的延续。即便蔡京五度为相十余载,与王安石又有何本质区别?新法之败,根源不在新法本身。

章越道:“先帝时庙堂上要要变法,但到霖方都是路径依赖,如司马光等官员都反对变法。而身在江湖民众之中也是有不少谈虎色变的。”

章越娓娓道来,“故而臣以为,从庙堂到江湖,推行新政当循序渐进。“

他直视高太后:“太后想必清楚,自先帝病重以来,司马光等人主政已近一年,朝野反响如何?“

高太后心知,司马光上位后罢了保马法,市易法,又罢了蔡确,韩缜等数十名官员。

下面又打算要罢青苗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方田均税法,同时还继续打压章惇,章越等。

高太后反问道:“侍中以为呢?”

章越道:“臣以为要让司马光他们干一干,否则庙堂到布执,制策到奉行,谋断到庶务层面,朝廷政令难以贯通上下,决策与执行必然脱节,长此以往必致朝局分裂。”

“臣素以为庙堂制策,可以用儒家或法家,但手段一定要是道家。”

高太后略显困惑问道:“何为是道家手段?”

章越道:“要么是儒表法里,要么是儒里法表,此即道家精髓,也就是'道'的真冢”

高太后恍然,学问虽不多,但也知道,我汉家制度王霸杂之的话,原来这话根本的意思是道家。

章越道:“敢问太皇太后,何为变法?或者法家?”

高太后道:“老身不知。”

章越道:“熙宁时王安石破兼并,元丰时臣要抑兼并。”

“破和抑虽一字之差,但白了,法家就是要革既得利益者的命,这下好比一个饼,大家切了重新分,朝廷多少,官员多少,百姓多少。王安石是使百姓那块不动,让朝廷多得些。臣是使朝廷那块不动,百姓多得些,都是差不多的意思。”

“无论如何,打压兼并势必是刚猛霸道的,手段上不能太急了,要时时刻刻网开一面,有个腾挪的地方。如果逼得太紧,就容易鱼死网破。”

高太后徐徐点头。

殿外竹枝上的积雪轻轻摇曳,仿佛也在倾听这番治国良言。

章越又道:“不过臣的本意还是儒家,通过通商惠工之道,来激发百姓们的自驱力,虽以利导之,但通过由下至上的法子,来使这饼子不断做大。”

“但臣既用儒家的里子,就要使法家的路子。”

举个例子,北宋和明朝末年,那都是工商业畸形繁荣,为何还失败了?那是因为利润都被少部分人赚取走了,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那等繁荣就是回光返照,明朝廷对基层已经丧失控制力了。

章越道:“不抑兼并,就好比朝廷不断往池塘里撒饵料,结果都被最大的几头鱼抢走了,绝大多数的鱼都饿着。”

“那样饼子做得再大,于国于民也是无益的。”

“侍中得好,但先帝临终时所言,何不以身入局呢?”高太后问道。

高太后扣住先帝二字。

章越道:“臣素固执,怕开罪太皇太后。”

高太后凝视章越片刻后道:“既是侍中将话开了,老身也不妨直言,魏公若想朝局乱到无可收拾时,再出山定鼎。”

“那就错了!”

“老身不吃这些。”

章越沉默了片刻后道:“多谢太皇太后明言,臣无此心,这大宋江山...也经不得这般折腾。”

“臣想等禅七之后,再论是否出任侍中之职!”

……

数日后,都堂之上,烛火摇曳,众宰执围坐议事。司马光面色苍白却目光炯炯。

端坐首位;吕公着神色凝重:“太皇太后懿旨,辽事交涉需持重,不可轻易退让。”

章惇则嘴角噙着冷笑,眼中锋芒毕露。

“如何叫退让太多?”

“何谓'不可轻易退让'?萧禧国书明言,榷场贸易令辽国岁损数十万贯。若不增岁币,辽主岂肯干休?”

苏颂持重道:“韩枢副去职后,黄履新晋枢府,此事更需慎重。还是等他回京吧!“

司马光轻咳一声,声音虽弱却字字铿锵:“元丰年间,蔡持正曾议增岁币至七十万,以换取辽国不助党项。然永乐城一役,辽国背约介入,谈判遂废。“

“朝廷惧于辽国随时南下河北,朝廷依然每年给足五十万岁币。”

苏颂道:“他目光扫过众人,“如今岁币仍按旧例五十万,其中三十万贯钱、二十万盐钞——此乃章魏公当年改制之功。“

“萧禧此番狮子大开口,索要百万岁币。其言纵增至七十万,辽国仍在赔钱,唯有百万方能彰显兄弟之谊。“

司马光道:“真庙时澶渊之盟,岁币自三百万压至三十万;庆历间富弼增二十万,即换来辽国与党项交兵。此非'以地事秦',实乃外交制衡之道。”

“绝非枢相所言以地事秦之举。”

章惇闻言冷笑。

章惇冷笑连连,想起苏轼再三劝他莫与司马光争执,却终究按捺不住:“敢问门下侍郎,若增岁币二十万,钱从何出?党项岁赐二十万又要恢复。更遑论废除市易法岁损数十万,罢保马法重建牧监又需百万。“他屈指计算,“这笔账,门下侍郎要如何做平?“

司马光捋须缓言:“英庙驾崩时赐赉一千五百万贯,先帝即位减半。今可再削其半。”

顿了顿他又道,“老夫愿率先减俸五成,以为表率。“

章惇听了差点失笑。

当然要换了章越在朝,恐怕也要笑司马光此为并夕夕之策。

章惇强压怒意:“文臣减俸,甚至一钱不给都可。但今日不同往来,切不禁军如何安抚?”

“京畿四周还有六万三辅军的兵马,他们也要安抚。”

司马光道:“三辅军设之无益,虚耗朝廷钱粮!当裁罢之!何来赏赐?”

章惇冷笑道:“元丰八年蔡持正急于拓边,复用铁马法、茶法,虽敛财却败坏新法名声。门下侍郎今日罢新法、黜大臣尚算师出有名,但若连赏赐都要一削再削......“

章惇顿了顿再度强调:“赏赐一省再省……怕是下面有异议。”

“一切罪责,老夫独担!“司马光斩钉截铁。

堂外风雪渐急。

……

陈桥驿的冬夜格外寒冷。

东辅军一个指挥兵马正驻扎在此。

东辅军指挥营帐内,几个虞侯,权都指挥正在围炉而坐。

“当年朝廷设立北、东、西三辅军,本是为了防备辽国铁骑南下。”为首的都指挥使赵德明重重放下酒碗,“我等太学生投笔从戎,原想建功立业,如今却连家都养不活了。”

副指挥使王猛道:“不错,司马光这老匹夫要废新法,这次不仅是连赏赐都没了,连对禁军,三辅军的俸禄都要削减。”

“别什么封官加爵,今日我等奉命更戍至此,连酒肉也被克扣。”

“正是!”参军李肃掰着手指细数,“原本每日一瓶酒、一斤肉,现在减作两日一瓶酒,肉也只剩六两。这般削减军需,将士们如何不寒心?”

“坏了朝廷恩赏。”

帐外寒风呼啸,帐内气氛愈发凝重。

一名年轻虞侯突然将酒盅狠狠砸在地上:“元丰年间扩军备战,如今却要裁撤军费。朝廷这般朝令夕改,叫我们如何自处?“

“司马相公要废除新法,但自元丰以后朝廷铺开这么大的架子怎么办?”

赵德明环视众人,压低声音道:“当年在太学,我们都受过蔡相公的恩惠。如今蔡相被贬,朝中再无人为我们话。“他顿了顿,“章枢密使现在处境也不妙,我们不如问他主张。“

众将闻言纷纷点头道:“正是这个道理,铲除奸佞,正是我等当为之事。”

当即这名都指挥写了一封信,派人策马入京。

次日对方返回道:“没见到章枢相,但信已是递到府上去。”

赵德明冷笑道:“无妨,心意已到。我等并非造反,只为讨个公道。“

话间,对方对几名属下道:“尔等都知道了吗?”

这些官兵驻扎在陈桥驿,一路过往数名官员车马,只见出行奢侈至极。

士卒们纷纷骂道:“这些官员俸禄不过几十贯一月,但公使费却有一万贯。他们要什么赏赐?”

正言语间又见一路人行来。

下面士卒道:“是太皇太后之侄高公纪!”

为首的都指挥恨声道:“来得正好,燕太尉忠心耿耿,保了太子登基,如今却被太后罢去官职,遥放远处。”

“换了高公纪这等纨绔子弟,充三衙要职,此人不杀,更待何时?”

众人闻言,纷纷按刀而起。

……

梁园的飞雪簌簌落下,将亭台楼阁染作一片素白。

暖阁内炭火正旺,韩忠彦正与蔡卞饮酒。

韩忠彦给二人斟酒后道:“元度,东西二辅军近日颇不安稳。”

蔡卞道:“蔡持正既去,这些人已成丧家之犬”

韩忠彦唇角微扬道:“三辅军的将领,都是从太学生及武学生中选拔,当初用意是对抗辽军南下,以书生建军。”

“元丰七年后,章公罢相。蔡持正重新改组东西二辅军,尽安插亲信”

“现在除了北辅军将领还在我们梁园会掌握下,东西二辅四万兵马,无人主张,群龙无首啊!”

“梁园会这步棋,下得妙啊。“蔡卞突然轻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而韩忠彦的梁园会是太学中的吸取的组织。

韩忠彦也是有鉴于新党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局面,在章越‘以义治国’的思路下,在太学里组建了梁园会。

与新党截然不同的是,梁园会的组织更加严密。

还有会员举荐,引荐制度,还要经过考核。

最外围是面向军方,商会,太学生的“团体“,中层是太学生为主的“社“,核心则是精挑细选的二十余人组成的“梁园会“。

梁园会组建三年,人数从十余人,增加到二十余人,而在会外围的数个【社】则也不到两百人。

这【社】必须是太学出身,要么是太学生,要么曾经是太学生。

要加入梁园会,先要入社。入社后要经过举荐,考核。

蔡确当然也有这个思路。

蔡确也曾效仿,却只知广纳门客。他的组织如同筛子,早被梁园会渗透得千疮百孔。

现在东西二辅军中都是蔡确的亲信,北辅军的出身太学的将领,大多是梁园会下面的北辅社。除了北辅社,还有在交引所及太学中的【社】。

在梁园会中,社是专门是执行层面,在社之外还有团体。

出入团体则比较宽松,不一定是要出身太学的人都可以加入。如北辅社下面的团体,都是北辅军中的军官。团体吸纳的成员虽然宽泛,但要从团体升入社,一定要太学出身方可。

这样的三级结构,使组织严密性极高。

而韩忠彦在蔡确那边也安插了亲信,被渗透的千疮百孔,但蔡确却从无渗透梁园会这边。

因此东西二辅军不稳的事,立即传到了韩忠彦耳里。

“太皇太后要掌权,魏公空有先帝顾命,但不得施展,被迫避入定力寺。”蔡卞一字一语言道。

“你我身为太子师保,此时此刻也要尽力,否则……元度记得,旧党保的可是太皇太后!”

“怎不记得,省试那场火...”

蔡卞突然捏碎手中核桃,木屑簌簌落下。去年省试失火,他作为考官被旧党借题发挥,这笔账他一直记着。

上一次省试失火,蔡卞身为省试考官,吃了旧党老大的挂落。

蔡卞性子阴柔,眦睚必报,官场中人都不敢得罪他。吃了这么大亏,他如何能忍的?

“魏公对太皇太后已是仁至义尽!”韩忠彦道,“这一次接替燕达出任新任殿前都指挥使是刘昌祚,你可知推举他的人是谁?”

“何人?”

“是高遵裕。”

蔡卞闻言失笑,旋即正色道。

“刘昌祚也是西军旧将,但此人水泼不进,火烧不透。”

韩忠彦道:“元度得对,或许这也是太皇太后看重他的地方。”

“但刘昌祚初至,人生地不熟,而三衙之中还有不少燕达的旧部。再司马光这次拖欠禁军赏赐,禁军上下早生不满。”

“尽管有高家几个子侄在禁军,却也不能服众。”

到这里,韩忠彦道:“如今你我要未雨绸缪。要有事到临头需放胆一搏。”

蔡卞道:“到此刻除了放手一搏,还能如何。我会告知家。”

“只是此事要不要知会魏公?”

“东西二辅不稳的事,我早已密告魏公了。”韩忠彦沉吟了片刻道:“不过他没有表态,再东西二辅军没有生事,我们也静观其变。”

“必要时,我们要替章公主持大局。”

正在二人言语时,忽有人报道:“韩师保,陈桥驿东辅军作乱!”

“哦?”韩忠彦言语中有些激动。

蔡卞则面露喜色。

……

汴京樊楼最高处的雅阁内

高太后的伯父高遵裕正斜倚在织金软枕上,左右陪坐的四名梳着惊鹄髻的官妓,对面则坐着新任殿前副都指挥刘昌祚。

这些妓女都称得上是国色香。

刘昌祚玄色锦袍下的肌肉绷紧如弓弦。

几盏酒劝下之后,纵使刘昌祚这等在西北叱咤沙场几十年的老将,处在这等脂粉堆中,脸上的笑容也仿佛出千年铁树重新开花了一般。

高遵裕笑道:“西北的时候,我对刘殿帅多有敬重,可惜被章子正从中作梗。”

“而今殿帅执掌禁军,这东京城中,宫里宫外的安危,便都指望刘殿帅了。”

刘昌祚道:“不敢当。”

“某初来乍到还需太尉多多提点,我有一事不吐不快。”

高遵裕道:“都是自己人,不必见外。”

刘昌祚道:“治平时,英庙登基给禁军的拨赏是一千一百万贯,到了先帝登基时国库空虚,不得已才拿出五百万,但当时已是怨声载道。”

“某昨日拜会门下侍郎司马公时,他告诉禁军不会涨俸了,而这次新君登基的拨赏,怕是只有不到三百万贯,还要秋后才发,军中将士多有怨言。”

高遵裕道:“三百万贯不错了,京畿的三辅军还一文钱都拿不到。”

“现在司马公要废新法,官员们都不许去敛财,一年少了上千万的进项,咱们就要节衣缩食的过日子。你朝廷这一刀要砍在谁身上?”

“听与辽议和后,岁币加二十万,但六万三辅军就要裁撤掉一半。裁减这三万兵马,朝廷一年就可以省数百万贯。”

刘昌祚闻言长叹一声。

正在二人言语之际,一校入内与刘昌祚耳语数句。

刘昌祚脸色一变,当即起身道:“军务紧急...某先走一步。”

“太尉提携之恩,容某日后慢慢再叙。”

到这里一名校步出捧着一个红绸的托盘,刘昌祚道:“这十根蒜条金孝敬太尉。”

“今年禁军的冬衣,还请太尉在太后那多多美言。”

高遵裕笑道:“殿帅请便。”

……

刘昌祚走出樊楼后,但见一队铁甲禁军已在楼外牵马肃立,马鼻喷出的白气在寒夜里凝成霜花。

“殿帅!“亲兵统领疾步上前,“东辅军第三指挥使赵德明率部哗变,已扣押高公纪!“”

刘昌祚接过马鞭道:“此事当真,就东辅军的几个指挥,胆敢在朝廷眼皮子底下作乱吗?”

“千真万确。”

刘昌祚接过马鞭的手猛然收紧,“高公纪?太皇太后的亲侄?。”

亲兵统领道:“东辅军虞侯王猛带着两千精兵直奔陈桥驿,沿途禁军...竟有也有倒戈。”

刘昌祚怒极反笑:“何方宵,敢行此大逆?”

“不清楚,但有人是枢密院……给的调兵令符!但章枢相今日告病未赴衙署...“”

刘昌祚惊道:“是章子厚?”

“末将不清楚。但听那个章子厚可是胆大包之人!”

这时又有一个校奔来道:“启禀殿帅,西辅军也作乱了,听……听……”

刘昌祚道:“听什么?”

校道:“听西辅军要兵谏!是请太皇太后还政子!”

刘昌祚瞳孔骤缩。

(本章完)

喜欢寒门宰相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寒门宰相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系统赋我长生,活着终会无敌 魂帝武神传 诸天从四合院启航 紫苏求仙记 修仙不如养萌娃 网游之奶里有毒 我的27岁女上司 重生2000:从追求青涩校花同桌开始 穿成极品老妈,奋斗带飞全家 分手后,意外开启了透视人生 脑叶公司之化身异想体 天才心理学家 一秒一两白银,朕用钱来拯救大明! 斗罗之龙凰传说 狂飙之人民的名义 食仙主 我,西门庆庆,开局就肾虚 我,无敌军火商,不接受女帝强娶 一点好感返现一亿,校花秒变舔狗 我的老师不是人
经典收藏 乱世贼王 重生原始社会的文明之路 烈虎军 佣兵1929 神话版三国 亚历山大四世 偷听糟老头子心声,我得到个皇位 化工大唐 皇帝直播间 大华极品小皇子 盛唐华章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大明天雄军 伪钞帝国 哥危,弟速捞!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 联盟王座 我梦西厢,牡丹长生 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
最近更新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此去直上青云路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中国古代名人传 三国:校长别怂,全校扛你上皇位 大唐十万里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东汉不三国 新语新编 北雄 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大秦:我叫嬴烨,嬴政的嬴!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衣冠谋冢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 寒门宰相txt下载 - 寒门宰相最新章节 - 寒门宰相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