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跟着年轻的太爷爷一同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途。一路青山绿水,风景如画,然而,这份宁静却被一位年轻饶求助打破。
只见一位面色焦虑的年轻人急匆匆地向我们跑来,他捂着腹部,神情痛苦地道:“先生,求求您帮帮我!我这肚子胀满不适已经好几了,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实在是难受极了。”
太爷爷停下脚步,仔细地观察着年轻饶面色和神态,又伸手为他切脉,而后问道:“你的腹胀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歇性的?大便情况如何?是否伴有恶心呕吐?”
年轻人皱着眉头回答:“这腹胀一直持续着,大便也不通畅,感觉有便意却排不出来,还时常觉得恶心。”
太爷爷微微点头,道:“我观你舌苔厚腻,脉象弦滑,加之你所述症状,应是肠气滞所致。”
罢,太爷爷便让年轻人转过身去,开始寻找肠俞穴的位置。他一边找,一边向我讲解:“肠俞穴位于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处。你要记住,穴位的定位务必精准,方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找到穴位后,太爷爷从随身携带的针囊中取出一根银针,轻轻刺入肠俞穴。年轻人只觉微微一痛,随后便有一种酸胀的感觉传来。
太爷爷手法娴熟地捻转银针,同时道:“刺激肠俞穴,可促进肠之气的运行,消除气滞,缓解你的胀满之症。”
过了片刻,太爷爷拔出银针,问道:“感觉如何?”
年轻人惊喜地道:“先生,真神奇!我感觉这腹部似乎没那么胀了,舒服了许多。”
太爷爷微笑着叮嘱道:“回去之后,饮食要清淡,切勿暴饮暴食,保持心情舒畅,若再有不适,可寻当地郎中调理。”
年轻人连连道谢,目送我们继续前校
我望着太爷爷,心中充满了敬佩,也更加坚定了学习中医的决心。
后来听太爷爷给我讲,“肠”,在中医脏腑理论中,肠具有受盛化物、泌别清浊的功能。它承接胃腐熟后的水谷,进一步消化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质,并将糟粕向下传递给大肠。“俞”字,有输注、转输之意。肠俞,即肠之气转输、输注之所。
从穴名来看,肠俞是肠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气血运行周身,内连脏腑,外络肢节,穴位则是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当肠的功能失调,产生各种病症时,其病气可以通过经络反映于肠俞穴,而刺激肠俞穴,也能够调节肠的功能,治疗相应的病症。
肠俞之所以能治疗其所主之病,首先在于其与肠的经络联系。肠经与膀胱经相表里,肠俞位于膀胱经上,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刺激肠俞能够调整肠经的气血运行,从而改善肠的生理功能。
肠的主要病症包括肠虚寒、肠实热等。肠虚寒时,常表现为腹部冷痛、肠鸣泄泻、完谷不化等。刺激肠俞可以温通肠经气,补充肠阳气,增强其消化吸收和分清泌浊的能力,从而缓解虚寒症状。
当肠有实热时,可能出现心烦口渴、口舌生疮、便短赤、尿痛等症状。此时,针刺或艾灸肠俞能够疏泄肠经的郁热,清热利湿,使邪热得以排出,恢复肠的正常功能。
此外,肠俞对于肠气滞所致的腹部胀满、疼痛等病症也有治疗作用。通过刺激该穴位,能够促进肠之气的运行,消除气滞,缓解胀满疼痛。
肠俞的功效反映了其与肠的密切关系,其治疗所主病症的原理基于中医的经络理论和脏腑学。通过对肠俞的深入理解和合理运用,可以有效地调节肠功能,为治疗相关病症提供有力的支持。
喜欢十四经穴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十四经穴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