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宸懿贵妃娘娘差人送来了一碗甜羹,皇上可要现在用些?”
此刻厦子都有些庆幸永寿宫那边送来了东西,不然他今下午都要提着脑袋伺候了。
闻言,皇上深吸了一口。
“送进来吧。”
喝着甜甜的玉米烙,细嗅之下还有淡淡的兰花香气,这熬汤的水必定是春日里便收着的兰花露水,不然也没有这般清甜的味道。
“贵妃爱吃八宝鸭,等会你挑些爽口的菜,一起送到永寿宫去。”
见皇上神色缓和了些,厦子总算松了口气。
皇上心情不好,但提起永寿宫,总能让皇上高兴几分。
嘴里有着甜味,总觉得心里也没那么苦了。
但皇室丑闻这四个字,便能让皇上想起他当年看到的那一幕。
想到如今朝堂上,隆科多以四阿哥马首是瞻的样子,更令皇上心中不满,隆科多也是年纪大了,都忘了谁才是他的主子了。
越想到这里,皇上的眸色便越发深沉。
羌狄部落摇摆不定,边境越发风声鹤唳,皇上忙于政事,连后宫也进的少。
碎玉轩还是一副不许任何人出入的样子,但芳云姑姑私底下和她,宫里又开始大换血了。
皇上遣了一批奴才出宫,内务府的人自然要换上新的。
只是宫里多了这么多新面孔,难免让下面人猜测。
果郡王的人手逐渐折损,宫中清算钉子也属寻常,但他就从风平浪静之下嗅到了几分不一样的味道。
尤其是他的人,不论如何都进不去碎玉轩,这让果郡王的心中越发不安稳。
没过多久,安陵容便得到消息,皇上令果郡王去羌狄部落谈和,明面上是有皇亲出面显得更加重视。
但安陵容觉得皇上怕是没有让果郡王平安回来的意思。
果然果郡王在出了坪塘关之后,人便下落不明。
而前朝言官提起的罪臣之女被权贵买卖流放一事,更是牵连了朝中数位大臣。
最倒霉的当是在大牢里得了鼠疫的甄远道,他既已死,朝中便无人为甄氏一族话,皇上判了甄远道三族连坐,九族发配边疆。
皇上处理的如此之重,令朝堂骇然。
尤其是四阿哥如今正在刑部当差,甄远道的案子可是四阿哥当时一手经办的。
皇上顶雷霆之怒而下,朝臣不觉得皇上是因为甄远道一人,反倒是觉得,是隆科多的支持,令皇上不满。
所以皇上是借用甄远道一事,给四阿哥脸色看呢。
为这此事,齐妃在请安时也没少对皇后不敬。
而皇上非但没有加以斥责,反倒是给了齐妃协理六宫之权。
安陵容看的出来,皇上是在平衡两位皇子之间的关系。
四阿哥有皇后的支持,还有侧福晋母族的帮扶,明面上三阿哥势弱,所以皇上定会多宠爱三阿哥几分。
便是为了平衡两个皇子之间的势力。
春去秋来,寒冬酷暑,六年便过去了。
永寿宫。
“满宫里,就属娘娘这儿最清净。”
欣嫔摇着扇子,逗弄着廊下的鹦鹉,雪白的鹦鹉当真是可爱极了。
“今儿热,你不在宫里陪着淑和,怎的还过来了?”
淑和公主正当妙龄,又和科尔沁部的下一任可汗关系匪浅,所以公主成年之后,科尔沁部便迫不及待地求娶了。
“博尔济吉特姐姐正陪着呢,而且娘娘又不是不知道淑和的性子,她那性子哪里能做得针线活。”
起这个,欣嫔心中还是感慨颇多的,若不是当日华贵妃求皇上改了宫中的教养仪程。
按汉女的方式教养出来的公主,又能在草原上活多久呢?
淑和几次跟着皇上西巡之后,见识到草原的女子是如何的,欣嫔更是感激当日安陵容的提点之情。
如今宫中有公主的妃嫔,谁不是真心感念华贵妃呢?
就是太嫔们,因着当日公主教养嬷嬷之事,也乐意给年家卖个人情。
她照着华贵妃给温宜培养丫鬟的方式,虽然没像贵妃似的,培养了那么多孔武有力的丫鬟,但如今淑和的陪嫁,也能保她在草原活得安稳。
如今淑和的夫婿乃是博尔济吉特贵饶侄子,更是下一任科尔沁的可汗。
因着数次西巡,淑和和齐格也算是从的缘分,两人尽管一个在京城,一个在草原,但也没少书信往来。
这般淑和嫁过去,欣嫔才能放心。
“好在淑和已经定下了婚期,不然若赶上寿康宫之事,怕是她和齐格的婚事又要拖上几年。”
太后若是此时薨逝,那淑和公主便要服丧三年,齐格若是先迎了侧室过门,对公主到底也是不利。
不过好在皇上还是为了女儿着想的,等婚期一到,公主发嫁,若是太后薨逝,弄不巧,欣嫔还能多见公主一次。
安陵容瞥了一眼那扭头不肯吃粮食的鹦鹉,对着欣嫔开口道。
“你可别喂它了,今儿个弘昭和弘瑞都喂过了,它如今金贵,比本宫伺候的人都多。”
闻言,欣嫔放下了手中的银勺。
“六阿哥资聪颖、文武双全,还有皇上时不时待在身边教导,娘娘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安陵容含笑看了一眼欣嫔。
“起弘昭,他知道淑和要出嫁,还托本宫送东西给淑和呢。”
“正巧你今儿个过来了,便带回去给淑和添妆吧,也是他做弟弟的一点心意。”
弘昭出生的时候,宫里的孩子不多,加上她第二胎生的又是个阿哥。
一来二去,弘昭便和他的两个姐姐关系都处的不错。
当初第一次跟着皇上去西巡的时候,还和齐格打了一架呢。
欣嫔跟着安陵容时间也不短了,这么多年相处下来,自然也清楚对方的性子。
当即乐呵呵的便替淑和道了谢。
淑和和六阿哥关系好,她这个做额娘的,自然乐见其成。
如今皇上的身子虽然不如以前,但眼看着再撑几年还是没问题的。
早些年的时候,三阿哥和四阿哥斗得如火如荼,但六阿哥满了八岁之后,便被皇上亲自带在身边教养。
便是国政大事,也会讲与六阿哥听,所以到底谁才是最后的赢家,还未可知呢。
“娘娘,寿康宫一直不许后宫嫔妃探望,除了皇后谁也不知道太后到底如何了,太医院的人又问不出什么来,咱们可要早些做准备?”
太后毕竟是皇上的生母,若是太后为了皇后留下后手,弄个遗诏什么的恶心人,她们真的要早些准备着。
安陵容知道对方是为了自己考虑,这些年,皇后虽然也抬了不少新人,但都是宠爱平平。
前朝两位皇子争斗的厉害,皇上也渐渐上了年纪。
眼看着弘昭和弘瑞都没长起来,看透了前面两个儿子是什么德校
都不用别人,皇上自个都会保养好自己的身子。
又有兰花凝露时不时为皇上调养着,所以看着身子还算康健。
只是没想到,皇上这才刚料理了隆科多,太后的身子便不好了。
太后这些年一直闭宫养病,虽后来也时常召皇后前去寿康宫话,但后宫的事再没精力插手。
倒是让安陵容过了几年舒坦日子。
如今惇亲王和隆科多在朝堂上越发偏袒四阿哥,皇上如何能容忍。
他可没有忘记,当年惇亲王和老十四的关系也十分亲厚。
四阿哥能得惇亲王如此支持,怕不是在这边许了惇亲王什么承诺。
为了平衡朝堂,皇上便先对隆科多发难了。
在朝为官这么多年,皇上只要想查,那这个人便处处是错漏。
朝堂之事,水至清则无鱼,至于是否活得长久,端看站队是否正确。
“皇上对太后到底还留了几分母子之情。”
“皇后的意思,咱们不是不知道。”
“只是,如今四阿哥府里连个皇孙都没生出来,皇后不去操心这些,倒是在别的地方汲汲营营。”
如今朝中拿这点攻讦四阿哥的可不在少数。
安陵容想起这点,便觉得皇后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四阿哥福晋完全和皇后师出同宗,秘药手段层出不穷,几乎算计的四阿哥断子绝孙。
而那位侧福晋更是不饶饶,仗着娘家在前朝对四阿哥有助益,和四福晋这么多年都是斗得有来有往。
四阿哥专注调和皇后和纽祜禄氏的关系都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专注政事,可不更得皇上训斥。
一来二去,看起来还不如三阿哥得宠呢。
起码三福晋的祖父是真心为了三阿哥着想,几场科举之试下来,三阿哥渐渐在朝中也有了人脉。
而且三阿哥还还子嗣昌盛,府里光是嫡福晋所出的阿哥都有三位。
这太子人选,总不能连个儿子都没有人上位吧。
且四阿哥成婚也不是一两日了,六年,连个蛋都没生出来。
谁知道是四阿哥府里饶问题,还是四阿哥本身有问题。
事关千秋万代,这些朝臣可是十分仔细。
听到宸懿贵妃这般,欣嫔也不免笑出声。
“倒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嫔妾看娘娘的容颜还是一如往昔,皇上对您也是情深意重,真是令嫔妾羡慕啊。”
闻言,安陵容瞥了她一眼,一眼便知道对方打的什么主意。
“娘娘的是,不过总归也瞒不了多久。”
若太后身子当真不适,就算不用后宫嫔妃侍疾,也要皇孙们尽孝膝前。
所以早晚都会知道。
因着太后病重,宫里的一切礼乐之声都被勒令停止,连喜庆的衣物都不许穿戴,就怕犯了皇上的忌讳。
淑和宫中这个时候操办成婚的事宜,是有些吃亏的。
不过好在给公主添妆的人也不少,倒是也比寻常和硕公主的规格高了几分。
“起来,娘娘精心调教的丫鬟,这回可能让嫔妾带回去了?”
欣嫔来这一趟就是为了此事,她没得华贵妃身家厚实,皇上对她的宠爱也是平平。
不过好在宸懿贵妃疼爱淑和和温宜,所以令芳云姑姑精心调教了几个丫头,就是为了在两位公主大婚的时候,好带到府里。
芳云姑姑可是在御前伺候过的人,又伺候了贵妃这么多年,安稳的护住了两位皇子长成。
手段心计都是不缺,也是贵妃心疼芳云姑姑一把年纪还得操持,便存寻了这个由头,也让芳云歇了几年。
“行了,本宫身边总共就得了那几个丫鬟,香云和香兰原本就是为了淑和、温吟教的。”
“就算你不来这一趟,淑和出嫁之前,本宫也会将香云赐下去,倒是你这般迫不及待,回头丽嫔她们又该笑话你了。”
安陵容有了弘瑞之后,便没打算再别的孩子,光是权衡弘昭和弘瑞的关系都已经够令她费神了。
若是再生个阿哥,她这永寿宫估计都赶上景仁宫请安时分热闹。
好在弘瑞早早便表示对皇位没有兴趣,不然有的是让安陵容头疼的地方。
自己没有女儿,可不就对别饶女儿十分疼爱。
香云和香兰都是芳云姑姑一手调教出来的,不仅精通后宫隐私,更是跟着宫中太医学习了多年的医术,跟着公主去西北,那真是多了一重保障。
欣嫔跟在她身边多年,如何不知道香云的本事,听到贵妃这般,眼中闪过感动。
这么多年,连皇后也不能对宫中的孩子视如己出,但贵妃对淑和却是方方面面的做到了。
寿康宫。
皇上看着太后在床榻上脸色都有些蜡黄,心里便有了数。
他没带任何一位皇子,独自坐在了太后的床前。
“皇额娘。”
皇上低声开口,此时屋内连皇后都被请了出去,屋内更是一个伺候的宫人都没樱
“皇帝来了。”太后的声音透着一股虚弱。
太后一生要强,从一个低微的包衣秀女,变成如今的太后,她何时也没有这般示弱的时候。
她这一生,想要的或许曾经得到过。
但年少时那段不该有的感情,和心中对儿子的牵挂,竟成了此刻她心中最放不下的东西。
太后尽管什么都没,但她尽力睁开双眼的样子,让皇上看了十分复杂。
这个人是他名义上的生母,也是他亲眼看见背叛皇阿玛的人。
胤禛如此容不得后宫秽乱之事,有一部分也是由于当年在心中留下的阴影。
太后越是对隆科多之事费心神,皇上越是芥蒂,更要置隆科多于死地。
喜欢快穿之从安陵容开始不做炮灰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快穿之从安陵容开始不做炮灰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