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首页 >> 华夏真相集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开局乱世,我用半碗泡面换了个媳妇 大宋小郎中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大汉:我为武帝排忧解难 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 一秒一士兵,从被贬开始御统诸天! 长城紫光 大明第一贪官 乱世打猎:从迎娶美娇妻开始速成武神
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 华夏真相集全文阅读 - 华夏真相集txt下载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五十九集 楚客乱政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太子出奔,亡命涯。

李重俊率东宫私兵百骑出城,将欲逃奔终南山;及至鄂县之西,回顾随行者仅余数人而已。因失魂落魄,又兼人困马乏,遂入路旁林中暂憩,放马啃青。

正当疲极入梦之际,未料那随行数人,却是上官婉儿早在东宫所置卧底间谍,便趁太子熟睡,轻轻一刀杀死,复一刀割下头来,持其首级还都,回去向上官昭容报功。

至此,参与谋反诸人包括太子在内皆死,一场叛乱就此平定。

中宗此时早被杨再思等迎回太极殿中,升座以待。因见太子被诛,喜怒交迸,遂以亲子之首献祭太庙,复祭武三思、武崇训父子之柩,然后悬于午门之外示众。

既将太子悬首示众,犹不肯罢休,且复效母后武皇之举,复改成王李千里一族姓曰“蝮氏”,将其同党皆命诛杀。

更追赠武三思太尉、梁宣王,武崇训开府仪同三司,鲁忠王。

太子乱平,中宗为示庆贺,乃诏命自加尊号为“应神龙皇帝”,韦后号曰“顺翊圣皇后”,命改玄武门为神武门,楼为制胜楼,以志平灭太子之喜。

此举一出,满朝文武皆都惊讶。

便有壤:当今子雄武,颇有武皇太后之风。

另有人问:公何为此言?

那人答曰:武皇太后喜加尊号,今上效之;太后喜垂帘听政,今皇后法之;太后以杀亲子为乐,今上则之。岂不谓颇有武皇之风?

后者又问:则武皇太后善用人才,耀武四边,诸夷宾服;又善纳谏,许群臣廷折逆奏,今上何不效之耶?

前者答曰:是今上还都日促,尚未学全也。别处皆未学会,然以诛杀亲子为喜,反倒学个十足十耳。

李重俊谋反既败,中宗怒犹未息,更命右台御史大夫苏珦究治其党,必要全部揪出,连根拔除。制诏二狱囚犯闻之,为脱罪立功,便有信口攀扯,并诬引相王李旦者。

苏珦恐此诬状落入韦氏同党之手,必成罗织冤狱,于是密奏子,为相王申理冤枉。

中宗看在同胞兄弟面上,便从其奏,因此不问。

然而安乐公主及宗楚客等人,日夜密谋欲除相王,复使侍御史冉祖雍诬奏,相王及太平公主皆与李重俊通谋,请将二人收付诏狱。皇后亦在旁侧煽风点火,必除二敌不可。

中宗阅览冉祖雍奏章,本来尚不以为意,但终经不住贤妻爱女两面夹攻,便即准奏,并命御史中丞萧至忠鞫审此案,务必得其罪状呈报。

萧至忠不肯奉命,反入内泣奏:陛下富有四海,且不能容一弟一妹,而非使人罗织陷害至其死乎?相王昔为皇嗣之时,曾坚请太后以帝位让予陛下;太后不许,相王便累日不食,此事海内所共知者,陛下奈何因奸贼冉祖雍一言,便疑同胞之亲!

又有右补阙吴兢,亦上疏道:自文明以来,国之祚胤不绝如线;陛下龙兴,恩及九族,求之瘴海,升之阙庭。况相王同气至亲,六合无贰,而贼臣日夜连谋,乃欲陷之极法;祸乱之根,将由此始。夫任以权则虽疏必重,夺其势则虽亲必轻。自古委信异姓,猜忌骨肉,以覆国亡家者,几何人矣!况国家枝叶无几,陛下登极未久,而一子以弄兵受诛,一子以愆违远窜,惟余一弟朝夕左右。尺布斗粟之讥,不可不慎,《青蝇》之诗,良可畏也!

中宗触动良,遂许不再追究。此也是相王李旦平素宽厚恭谨,安恬好让,故经武皇、韦后之世,竟免于难。

太子被悬首午门,尸弃长街多日,群臣上朝往来见之,无不为之心酸。东宫僚属为求自保,无有一人敢近太子尸身者。

示众七日之期结束,永和县丞宁嘉勖至午门之外,搬梯摘取太子首级,坐地号哭半日,然后解衣裹之,请人缝合尸腔,运出城外葬之。

中宗闻报不悦,诏命贬其为兴平县丞。然而朝廷百官,皆因宁嘉勖而自愧不如。

韦后与安乐公主不肯罢休,奏请凡太子所经诸门守将,皆应坐罪诛杀,家属流放边州。中宗拗不过妻女,更命法司推断。

大理卿郑惟忠奏道:大狱始决,人心未安,若复有改推,则反仄者众矣。

中宗览奏,乃命止推。兵部尚书宗楚客、太府卿纪处讷必欲趁此打击政敌异己,遂复举奏告发:中书令魏元忠与太子通谋,请夷其三族。

中宗览奏,思及魏元忠大功,遂诏其以齐公致仕,朔望之日仍可上朝。

九月丁卯,叙论平灭太子叛乱之功。以吏部侍郎萧至忠为黄门侍郎,兵部尚书宗楚客为左卫将军,兼太府卿纪处讷为太府卿,并同中书门下三品。

庚子日,宣布大赦下,改元景龙。

宗楚客举荐右卫郎将姚廷筠为御史中丞,又唆使其劾奏:当初侯君集乃为开国公侯,社稷元勋,功劳不可谓不大。然及其谋反,太宗就群臣乞其命而不得,竟流涕斩之。其后房遗爱、薛万彻、齐王李佑等为逆,虽复懿亲,皆从国法。魏元忠功不逮君集,身又非国戚,与李多祚等谋反,男入逆徒,是宜赤族污宫。但有朋党饰辞营救,以惑圣听,陛下仁恩,欲掩其过。臣所以犯龙鳞、忤圣意者,正以事关宗社耳。

中宗颇然其奏,命将魏元忠系于大理狱,论罪贬为渠州司马。

宗楚客不肯罢休,复令给事中冉祖雍再次上奏:魏元忠既犯大逆,不应出佐渠州。

杨再思、李峤等人见此,亦上表附赞。李显终被惹恼,对杨再思等人喝斥道:魏元忠历事三朝,且为先帝及太后驱使日久,又未亲预太子之乱。朕特矜容,制命已行,岂宜数改!轻重之权,应自朕出;卿等频奏,殊非朕意!

杨再思等由此灰头土脸,惶惧拜谢而出。

韦后闻此事,复命监察御史袁守一上奏:重俊乃陛下之子,犹如昭宪,尚且伏法;魏元忠非勋非戚,焉得独漏严刑!

中宗知是皇后之意,只得让步,又贬魏元忠为务川尉。

宗楚客见此奏有效,心中大喜,但甚不满意,又令袁守一上奏进言:臣有密事,以证魏元忠图谋不轨。则太后昔在三阳宫龙体不豫,内史狄仁杰奏请陛下监国,太后本欲允之,独魏元忠密奏以为不可。此则魏元忠怀逆日久,非请加严诛不可!

中宗暗自恚怒:此是不借我手置魏元忠于死地,不肯罢休之势耶?

于是复将杨再思等韦后一党唤至内宫,殷勤嘱道:以朕思之,人臣事主,必在一心;岂有主上偶逢疾,便遽请太子监国以知政事者耶!休并无此事,便果有之,亦是狄仁杰欲树私恩之行,未见魏元忠有失。袁守一屡次欲借前事以陷元忠,其可谓忠诚为国乎!

杨再思与宗楚客见子已将自己卑鄙用心点破,只得就此罢手。

然而魏元忠并未幸免,行至涪陵而卒。

胡僧慧范被封为高官,便请于东都作圣善寺,更于长乐坡作大佛像,唐朝府库为之虚耗。因受中宗及韦后敬重,故而势倾内外,无敢指摘者。

侍御史魏传弓刚正不阿,发其奸赃四十余万,请依律处以极刑。

中宗欲法外施恩宽宥,魏传弓奏道:刑赏乃是国之大事,陛下对此奸僧厚赏已属妄加,今复贪得无厌,盗蚀国库,岂宜刑所不及!

中宗无语,然犹不舍问罪,乃削黜慧范官爵,放其还家。

当时宫中宦官多被韦后母女宠信,个个权势显赫,即使犯法,御史大夫窦从一亦皆不敢究治;更为甚者,若见前来诉讼者颔下无须,也都必定暗中庇护。

宦官薛思简有宠于安乐公主,横暴不法,魏传弓欲奏请诛之,窦从一固止不许。又有宦官辅信义多为不法,魏传弓欲劾奏其奸,亲朋皆都劝止。

魏传弓道:王纲之坏,正由此辈,我今日奏请诛之,明日即死无悔!

虽然刚烈如此,可惜志莫能展,魏传弓官至司农丞而终。

中宗不善治国,游嬉却甚为内校尝命宫女为市肆,公卿为商旅,相互交易忿争,言辞亵慢,中宗与韦后临观赏乐。

又在韦后怂恿下,带公主及宫女数千,皆着平民服装出宫逛灯市,到夜深回宫,见宫女逃走十之五六。又在皇宫内召见百官,令三品以上官员抛球、拔河。

朝臣大都丑态百出,乒在地,手脚乱爬,中宗及韦后见之,开怀大笑。

除率性胡闹之外,中宗又屡与近臣及文士宴集宫中,并令众人各展杂伎百艺为乐。于是工部尚书张锡作《谈容娘》之舞,将作大匠宗晋卿舞《浑脱》,左卫将军张洽舞《黄麞》,左金吾将军杜元谈硕婆罗门咒》,中书舍人卢藏用仿效道士画符。

国子司业郭山恽见此不喜,当轮到自己,便正色道:臣无百伎之长,请歌古诗可也。

乃歌《鹿鸣》、《蟋蟀》两篇,以刺子好乐荒淫。中宗亦是博学多才这士,有甚不懂?闻诗非但不怪,反而嘉其深意,当即赏赐时装一套。

景龙元年十月,中宗诏命左屯卫将军张仁愿为帅,并充朔方道大总管,率军出击突厥。

张仁愿率军到达边境,适逢胡虏掳掠之后退兵,于是当机立断,挥令随后追击。突厥军毫无防备,又携带大批物资以行,拖拖拉拉,故被唐军轻易追及,一鼓作气破之。

及至来年春,张仁愿便在漠南之地建立三座受降城,更为防御进击体系,此后便成军事重镇,使后突厥国牙帐亦处于唐朝势力控制之内。

字幕:大唐中宗景龙二年,岁在戊申,乃是公元七零八年。

春二月庚寅,皇宫中流言四起,皇后韦氏衣笥裙上有五色云起,专瞬间便传遍内苑。中宗犹恐下不知,并令画匠将皇后裙上云图描绘下来,拿到朝堂以示百官。

众臣皆以祥瑞称贺,韦巨源请将此纹布于下。诏命从之,宣布大赦。

知太史事迦叶志忠上奏:命将归,必先有谣谶。昔高祖神尧皇帝未受命时,下便歌《桃李子》;太宗文武皇帝未受命时,下便歌《秦王破阵乐》;高宗皇大帝未受命时,下便歌《堂堂》;则皇后未受命时,下便歌《娬媚娘》;我应皇帝未受命时,下亦歌《英王石州》。顺皇后今虽未受命,下已歌《桑条韦》,盖意以为顺皇后宜为国母,主蚕桑之事乎!故臣谨上《桑韦歌》十二篇,请编之乐府;皇后祀先蚕娘娘之时,则可令乐府奏之。

太常卿郑愔亦步亦趋,随后便即上疏,又将迦叶志忠奏章引而申之,大命,玄而又玄。中宗览奏大悦,二臣于是皆受厚赏。

右补阙赵延禧后悔落于人后,但亦上疏补充道:周、唐一统,符命同归,故先帝高宗初封陛下为周王;武皇则为帝时,唐同泰便献《洛水图》。孔子曰:其或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是陛下继则太后为帝,子孙当更有百代以王下。

高宗更悦,擢赵延禧为谏议大夫。

夏四月癸未,置修文馆大学士四员,直学士八员,学士十二员,选公卿以下善为文者李峤等为之。每游幸禁苑,或宗戚宴集,学士无不毕从,赋诗属和,使昭容上官婉儿评定甲乙等次,优者赐以金帛。同预宴者,惟中书、门下及长参王公、亲贵数人而已。

至有大宴,方召八座、九立诸司五品以上参预。于是下靡然,争以文华相桑

中宗除好侈靡文学,更好佛道,又与韦后、公主大造佛寺,并令举国效之。地方官不胜其苦,清源尉吕元泰、左拾遗辛替否先后上疏谏劝,中宗不听。

只因中宗信用佞臣亲属及内宫嬖增,以至安乐、长宁公主及皇后妹成国夫人,上官昭容及母沛国夫人郑氏等人,皆都恃宠依势用事,请谒受赇。

虽屠沽臧获之辈,只要用钱三十万,便得别降墨敕除官,又可斜封付予中书,时人谓之“斜封官”;少者出钱三万,则可度为僧尼。其员外、同正、试摄、检校、判知官不等,凡数千人。两京各置吏部侍郎,每岁四铨,入选者数万人众。当时斜封官皆不由两省授予,故此若犯国法,两省莫敢执奏,即宣示所司而已。

尤为可怪者,中宗竟许上官婉儿及后宫诸妃在宫外创建府第,出入无节。朝士往往从上官婉儿及后宫诸妃游处,以求进达;安乐公主尤其骄横,宰相以下多出其门。

中宗极好马球为击戏,由是京城权贵风俗相尚,驸马武崇训、杨慎交等人,各浇桐油以筑球场。于是便在中宗大加挥霍、乐享太平之际,西部边境变乱又起。

景隆二年,冬十二月。

突骑施酋长娑葛自立为可汗,杀唐朝使者御史中丞冯嘉宾,并遣其弟遮努为帅,统领其父部众,大举入犯边塞。

乌质勒故将阿史那阙啜不服,娑葛便引兵数相攻击。阙啜力不能支,求救于金山道行军总管郭元振,请求率部内附。

郭元振由此上疏子,替其奏请,唐中宗当即从之,并赐阙啜名为忠节,召入朝中充任宿卫。阙啜忠节大喜,乃引本部族众,一路东往长安。

前行未远,前面便至安西重镇播仙城。

大唐经略使、右威卫将军周以悌时为城守,向来不服郭元振管辖,并且蓄有异志。闻阿史那阙啜引众来至,忽思一计,于是大赍牛酒出城相迎,殷勤备至。

忠节受宠若惊,乃备酒食以待,二人便于帐中相对而饮。

酒至半酣之时,周以悌便进蛊惑之言:你道朝廷如何肯以高官显爵以赐?以贤兄拥有部众故也。今被郭元振所骗,单身入朝,只一老胡,任人欺凌耳。受制人手,悔之何及?

忠节闻言有理,遂惊问道:若非将军点拨,竟差些儿被郭贼所算。似此奈何?

周以悌见谮言已入,遂趁机献计:今大唐朝中,内有韦皇后及上官昭容揽政,外有宰相宗楚客、纪处讷受宠用事,众臣皆都不敢忤之。若以愚计,君侯不如舍些金帛,遣使往京师厚赂宗、纪二公,请为子北伐娑葛,平定突骑。公可发安西族众,更引吐蕃赞普为援;再奉阿史那献为可汗,以招突厥十姓;弟更使西州都督郭虔瓘,发拔汗那兵马以助,联手以击娑葛。则贤兄不失部众,又报娑葛无故相攻之仇,此计比于入侍唐朝,岂可同日语!

忠节喜道:若将军肯予相助,我何必屈侍人下哉!

遂遣使往长安,重赂宗楚客、纪处讷。宗楚客及纪处讷皆是见钱眼开之辈,既得忠节重贿,有何不能允者?于是亲引来使入宫见驾,以忠节之请,并且异口同声,为其美言。

中宗便欲从其所奏,复遣使来问金山道行军大总管郭元振意见。

郭元振知是周以悌阴谋,立即上疏谏道:往岁吐蕃所以犯边者,为求十姓、四镇之地不获之故耳。前者息兵请和,实因其国多发内乱,故且屈志自昵。今忠节欲为吐蕃向导,臣恐四镇危机,将从此始。若吐蕃因疵志,则忠节在其掌握,岂得复事大唐?忠节又请奉阿史那献为主者,以其为可汗子孙,欲依之以招怀突厥十姓也。郭虔瓘前曾擅入拔汗那,不能得其片甲匹马;拔汗那不胜侵扰,常引此为恨,侵我四镇。臣料虔瓘此行必然内外受敌,自陷危亡,徒与胡虏结隙,令我四镇不安,实为非计。

中宗览奏,犹疑不决。

宗楚客奏道:此是郭元振嫉贤妒能,恐忠节成此大功也。若依为臣之计,陛下可遣冯嘉宾持节前往安抚阙啜忠节,又命侍御史吕守素处置四镇,更以将军牛师奖为安西副都护,发甘凉以西兵马兼征吐蕃,以讨娑葛,此万全之计也。

中宗以为善计,于是从奏。

当时娑葛使节娑腊献马入朝,正在京师,惊闻朝廷之谋,便急驰回,连夜还报娑葛。

娑葛大怒道:既是唐王无情,便休怪我无义!

即发两万大军,以五千精骑兵出安西,五千骑兵出拨换,五千骑兵出焉耆,五千骑兵出疏勒,兵分四路入寇中原。兼程并进,疾如狂风。

郭元振当时驻兵疏勒,扎营河口,只因寡不敌众,且无力分兵,由是不敢轻出迎担

使冯嘉宾正一路西来传旨,阙啜忠节闻报,率师离开播仙城,逆迎于计舒河口。正好娑葛骑兵驰至,当即大举袭击。

只经一战,娑葛便生擒忠节,诛杀冯嘉宾,复擒吕守素于僻城,缚于驿柱之上磔杀。

西部好不容易得来大好和平安宁局面,就此便被宗楚客一道奏章,破坏殆尽。

西域边境,两军交锋,狼烟滚滚。

冯嘉宾、吕守素、忠节既死,突骑施乘胜大进,复与唐将牛师奖战于火烧城。

牛师奖本是为宗楚客所荐同党,依仗拍马逢迎上位为将军,未曾经历战阵,如何能是突骑施对手?于是一战全军败没。牛师奖仅以身免,跑回京师,躲在宗楚客府中不敢出来。

娑葛由此遂陷安西,断四镇交通要路,更遣使上表,必要索求宗楚客人头,方才罢兵息争。中宗李显大慌,因向群臣问计,不知如何应对。

宗楚客上奏:此非牛师奖无能,实皆因郭元振按兵不动,未肯予以接应之罪也。臣荐经略使周以悌为帅,代替郭元振大总管之职,统领其众。更征郭元振入朝,不令其在后挚肘;复以阿史那献为十姓可汗,置军焉耆,以讨娑葛,必获全胜。

中宗闻罢,只得准奏,当即下诏。

娑葛表章既上,又遣使寄书于郭元振:我与唐朝初无过恶,可恨宗楚客此贼收受阙啜重金贿赂,非欲刀兵相见。朝廷听其谮言,派冯中丞、牛都护相继而来,侄岂得坐而待死!今又闻阿史那献欲来,则徒扰军师,恐漠南草原再未有宁日。伏乞大使将某心愿上报大唐子,请朝廷善自商量处置,休使战火绵延,以致两国生民徒遭涂炭也。

郭元振览书已毕,不加改动一字,直接遣使转奏朝廷。

宗楚客见到娑葛私书,羞怒不堪,因上奏诬郭元振必有异图。中宗下旨,复召郭元振还都,将欲令有司鞠审问罪。

郭元振接到帝诏,先不还朝,更写封事密奏,使其子郭鸿间道潜往长安,叩宫入见子,具奏突骑施叛乱发端,全是因周以悌蛊惑忠节而起。

中宗这才恍然大悟,乃诏命将周以悌流配白州,恢复郭元振旧职,赦娑葛之罪,册封为十四姓可汗。而对于朝中元凶宗楚客,却因姨表兄弟亲故,置之不问。

西部战火既熄,转眼新年来至。

十二月丁巳晦日,唐中宗李显敕令中书、门下重臣,与诸学士、诸王、诸驸马入阁守岁,更设庭燎,置酒奏乐,大宴群臣。

酒酣耳热,中宗对御史大夫窦从一道:闻卿久无伉俪,今夕岁除,朕为卿成礼。

窦从一未知子欲赐哪家闺秀与己,又不敢问,但唯唯拜谢而已。

中宗乃向内宫击掌三下,继而只听乐声大起,内侍列引烛笼、步障、金缕罗扇自西廊而上。罗扇步障之后,见一丽人身穿嫁衣而出,满头珠翠花钗,袅袅婷婷,碎步轻摇,犹如花枝乱颤。只是以丝萝盖头,罗扇遮面,看不见容貌如何。

中宗便使丽人与窦从一对面而坐,命窦从一念诵喜歌,方可得见新娘庐山面目。窦从一心痒难骚,随即席作《却扇诗》数首,朗朗诵之。

中宗闻其诗作大喜,赞道:果然文才如涌,不负才子之名!着令丽人撤去罗扇,掀去盖头,摘除簪花,脱却婚服,与新郎倌以礼相见。

丽人口称遵旨,将头面及身上装饰逐一剔除。

众人徐徐视之,差些绝倒,因见其乃是皇后乳母王氏,年近六十岁矣。

中宗于是问道:窦卿,似此佳人上难得,人间亦独一无二。你名叫从一,我今赐婚于你,卿可能从一而终乎?

窦从一闻言面红过耳,犹如酒醉,手足失措,无处容身。皇后、公主、驸马及诸大臣见此,无不呛酒喷茶,狂浪大笑。

中宗于是诏封五氏为莒国夫人,嫁与窦从一为妻。唐朝时俗谓乳母之婿为“阿冲”,窦从一此后便以“翊圣皇后阿冲”自称,不以为耻,时人皆谓之“国冲”。

字幕:景龙三年,春正月。

皇帝诏命广东圈地,大建圣善寺。居民因此失业者数十家,刺史不理,控诉无门。

东西两京之中,长宁、安乐诸公主多纵僮奴抢掠百姓子女为奴婢,侍御史袁从之将其僮仆收捕系狱,将予以治罪。

公主诉于父皇,中宗亲手制书,命令将僮仆开释。

袁从之奏称:陛下亲纵恶奴抢掠良民,何以治理下!

中宗不听,竟释公主家奴。三月某日,监察御史崔琬于早朝时当场弹奏宗楚客、纪处讷二人,潜通戎狄,受其重赂,致生边患。

若依唐朝故事,大臣被弹劾时须俯偻趋出,立于朝堂待罪。宗楚客却自愤怒作色,声称崔琬诬陷忠鲠之臣。

中宗不问所奏之事,竟命崔琬与宗楚客结为兄弟和解。更下诏命,以宗楚客为中书令;又先后提拔萧至忠为侍中,大府卿韦嗣立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崔湜、赵彦昭并升同平章事。只因崔湜私通上官婉儿,故疵以拜相。

又以皇后之兄礼部尚书韦温为太子少保、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常卿郑愔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自唐朝建立以来,同时位居宰相者之多,前未曾樱

当时滥官充溢,政出多门,人谓朝廷“三无坐处”,盖讽宰相、御史及员外官之多。

崔湜、郑愔由此俱掌铨衡,倾附势要,赃贿狼藉。用事三年,选法大坏。崔湜之父崔挹为司业,曾受选人钱财,崔湜不知,勾除其名。

行贿者当面质问:公所亲受某贿赂,奈何不与我官职?

崔湜怒道:你且出受你贿赂者为谁,我当擒取,当场杖杀之!

其人冷笑道:此人明公切勿杖杀,不然将使公遭丁忧,三年不能再做官矣。

崔湜方知是父亲接受此人贿赂,于是大惭。侍御史勒恒与监察御史李尚隐闻此,因而弹劾郑愔及崔湜父子贪贿丑事,中宗命监察御史裴漼按察。

安乐公主暗使家奴暗示裴漼,对崔湜及郑愔须要宽纵。

裴漼非但不理公主胁迫,复以勾结公主朋党之罪,再加弹奏。于是结案,郑愔免死流放吉州,崔湜贬为江州司马。

上官婉儿上下其手,复以崔湜为襄州刺史,郑愔为江州司马。

三年六月,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杨再思薨逝,朝野称快。八月己酉,以李峤同中书门下三品,韦安石为侍中,萧至忠为中书令。

萧至忠之女嫁给韦皇后舅子崔无谙,中宗为女方主婚,皇后为男方主婚,时人谓“子嫁女、皇后娶妇”,嘲笑帝后逾礼。

子祭祀南郊,以皇后为亚献,韦巨源摄太尉为终献。

唐中宗李显在位,政治毫无建树,大建佛寺以致国库虚耗,吏治腐败不堪,亦都算不得甚事。惟太平、安乐两个公主各树朋党,更相谮毁,使子引以为患。

景龙三年冬十一月,中宗闲至修文馆中,见直学士武平一当值,便似有意无意,问道:卿谓内外亲贵多不辑睦,将以何法和之?

武平一趁机进言:此必由谗谄之人阴为离间,又为争权夺利,故至亲贵之间不睦。臣谓宜深加诲谕,斥逐奸险。若犹未已,伏愿舍近图远,抑慈存严,示以知禁,无令积恶。

中宗赞其奏对,赐帛以赏,然而不用其言。

仲冬之末,吐蕃大臣尚赞咄等千余使团到达长安,替赞普赤德祖赞前来迎娶金城公主。中宗陪嫁甚丰,命左骁卫大将军杨矩为送婚大使,护送金城公主入蕃。(本集完)

喜欢华夏真相集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华夏真相集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全球末世:娇软白莲丧尸王杀疯了 灭族之夜前带宇智波去航海 将军夫人每天想和离 军工霸主从1985开始 万族尊我为天帝,只因我九个徒弟! 大佬气场一米八,圈内咖位三十八 夫人每天都在自曝马甲 婚后上瘾 膏粱子 侧妃进门我让位,死遁了你疯什么 重生日常修仙 重生七零,离婚后冷面硬汉宠上天 系统赋我长生,活着终会无敌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大明第一贪官 龙刃 灵眼萌妻是神医 桃花劫 第一仙师 不是游戏吗?怎么你们真修仙啊!
经典收藏 截胡太子,我称帝 哥危,弟速捞! 蛙声十里出山泉 联盟英雄在都市 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LOL之solo教父 庶子风流 神话版三国 大唐富翁 大唐:开局邀请皇后前往草原做客 穿越世家子弟,一心只为谋权夺位 视频通万界:开局盘点十大意难平 最强战兵 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1627崛起南海 执耳,权利的巅峰 穿宋,我反了 我在异世界召唤
最近更新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穿越成淫贼,开局征服高傲公主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三国之季汉演义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大周第一纨绔 东汉不三国 穿入维京当霸主 远东新纪元1630 苍山传奇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寒门宰相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大明:家妻上将军 红楼琏二爷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 华夏真相集txt下载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 华夏真相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