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魏国公府。
前院大堂内。
自打威武军攻占了滁州城后,魏国公徐弘基可谓是寝食难安,就连女色也是没有了半点兴趣。
威武军气势汹汹的进逼而来,仿佛是悬在头顶上的一把大刀,时刻都在威胁着南京城的安全,同时也威胁着徐弘基的性命。
接连多日以来,徐弘基忙碌不停,多次召集一众内阁大臣商议应对之策。
特别是对于招募兵马、征收钱粮、部署防守等事情,徐弘基更是时刻关注着,根本不敢有半点的懈怠。
因为徐弘基清楚的知道,要想抵挡住威武军的大举进逼,要想守住脚下的这座南京城,那就必须要尽快的壮大自身实力。
只要有了十数万兵马在手,有了充足的钱粮物资,那么数万威武军根本不足为惧,必然能够守住南京城。
至于想要击败长江北岸的数万威武军,徐弘基的心里还没有这个想法,或者是不敢有这种想法。
毕竟想要击败数万威武军,那就需要出城野战,这简直就是自找死路。
滁州之战的惨败结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徐弘基自然是要吸取教训。
“国公爷!国公爷!毕总兵传来紧急军情!”
就在徐弘基与一众内阁大臣们商议军事时,堂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又是一道略显惊慌的大喊声传来。
徐弘基微微皱起了眉头,转将目光看向了堂外,随后就只见得一名亲信家丁快步走进了堂内。
还未等得亲信家丁开口话,徐弘基就已沉声问道:“到底是有什么紧急军情,还不快快来!”
亲信家丁丝毫不敢怠慢,连忙向着徐弘基低首回道:“回禀国公爷,毕总兵命人传来紧急军情,昨晚半夜之时,长江北岸的敌军突然发起了渡江。”
“所幸毕总兵反应及时,立即召集水师将士极力反击,这才打退列军的突然进攻。”
“不过昨夜一战,水师将士伤亡了一百多人,还有战船也被损毁了三艘,反观敌军并没有出现多大的伤亡。”
听得亲信家丁的禀报,一众内阁大臣们无不面色惊骇,难掩眼眸之中的惊慌与恐惧。
“诸位大人不必惊慌,我们有着长江险在手,绝对能够打托军的进攻。”
徐弘基强压下了心中的惊慌,随后露出了一脸的镇定神情,安抚着一众内阁大臣们。
或许是徐弘基的安抚起了作用,一众内阁大臣们这才收起了脸上的惊骇神色,随即开始议论起了这场战斗。
“还好有毕总兵坐镇,及时打退列军的进攻,我们必须要为毕总兵请功才是。”
“请功肯定是要,不过昨夜一战,水师将士伤亡不,这个问题更要重视。”
“刘大人所言极是!长江水师只有五千兵力,战船也就只有上百艘,实力确实有些不足。”
“也不知道郑总兵的水师舰队到了何处,希望能够尽快赶来支援,守住这道长江险。”
“......”
徐弘基并未阻止一众内阁大臣们的议论,反而是面带微笑的道:“毕总兵能够击托军的突然进攻,这个战功肯定是要上奏朝廷,同时我们还要大肆宣扬出去,必定能够鼓舞守城将士们的军心与士气。”
“魏国公所言甚是!”
一众内阁大臣们纷纷点头赞同,脸上同样露出了微笑神情,似乎是充满了自信。
喜欢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