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算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一听侯杰准备回京,李斯文脸色微变,讪讪一笑,捂住侯杰那张破嘴。
好不容易才把你从长安那是非之地,骗到汤峪,他可不想让你再回去蹚浑水。
不出意外的话,越王李泰、蜀王李恪麾下各大势力,一定正紧盯着高明的动静,时刻准备从中作梗,以防太子养猪真的养出什么门道。
再加上侯君集那个鼠目寸光的脑残,不晓得暗地里在谋划什么。
万一侯杰暴脾气一上来,在集市上他人起了冲突,反倒给了侯君集软禁他的由头。
李斯文暗叹一声,藏住心底算计,故作无奈的摇了摇头:
“若想成大事,必先深思熟虑,引导坊间改善猪肉偏见,更是忌讳急功近利。
别忘了广传长安各大坊间的风闻是怎么起来的,就是某远赴边关,你们又没留个人守在长安,这才让人钻了空子。
这回听某的,稳扎稳打,先做好三件事,猪肉腥臭,食之染病的风闻,自然不攻自破。”
侯杰目光来回巡视一圈。
秦二为人正直,作风一丝不苟,是个很好的执行者,但在决策上却是个苦手。
高明虽常年勤于政务,但更多的还是处理诉讼之事,能从旁枝末节中明察秋毫,但若起阴谋算计,纯粹一个外校
至于自己...侯杰气笑一声,他什么人自己还不清楚。
有点聪明,喜欢热闹,再加上出手阔绰,跟他玩得好的世家子,也愿意卖他个面子。
但论起心思阴沉,算无遗漏,李斯文是这个(大拇指),他是这个(指)。
“嗯...二郎得对,那便你的计划。”
见李承乾挺直腰杆,一副认真听讲的模样,李斯文也松开侯杰,在他身上抹掉口水,这才自信而道:
“第一步,在滨河湾试卖几。
高明您也清楚,今年下多地洪灾不断,滨河湾最近也迁来几个村落,都是渭水灾区搬来的可怜人。
多年以来,渭水沿岸都是丰收之地,百姓家里有余粮,孩子也多,眼下正缺给他们启蒙的教材,咱们来这手捆绑销售,正中他们的需求。
另外,滨河湾逐步走上正轨,每来往人流量不是个数目,也能提前看看百姓对猪肉的反应。
第二,好好包装《三字经》,反正是赔钱赚吆喝,索性就赔得大方些。
书皮都用农庄出产的蓝粗布,这布颜色百搭,洗了不褪色,又相当耐磨,正适合当孩子衣服上的补丁。
第三,咱得找几个靠谱的帮手。
徐有田最近在滨河湾开了个菜圃,菜品多样,物美价廉,口碑不错,为人也没什么架子,能跟百姓聊到一块儿,正好拉来帮咱们站台。
还有...教书先生不太合适,孩子见了就发憷。
这样吧,某家农庄出了个诗坛好苗子,让他在肉铺前面诵读《三字经》,孩子们喜不喜欢不清楚,但各家家长肯定喜欢。
最后,再请孙道长出面,明辰时去摊子前买几斤肉,人送外号‘药王’,百姓肯定信得过。
只要见他买猪肉,比咱们破嘴皮子都管用。”
李承乾坐在床上,听得连连点头。
虽按李斯文的想法来,养猪场肯定会亏损严重,难以长期运营。
但也清楚,这些法子是为了以最快速度,打破百姓心里的偏见,同时照顾滨河湾里,那些刚搬迁过来讨日子的苦命人。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不就是赔点钱么,父皇兜里有的是,大不了...回京委屈巴巴的求父皇帮衬一二...不对,八九。
李承乾微微颔首,语气里带着几分庆幸:
“即使如此,那便拜托斯文你操心了!某身边的这些内侍你随便调遣,但凡有需要,他们准给他收拾得妥妥帖帖。”
之前他面容枯槁,睡不好,一是因为孔师留的一沓沓课业,二来,便是担忧肉猪卖不出去。
既浪费了几位兄弟的拳拳助力,又会让朝廷里某些老不死笑话,什么‘储君不自量力,开始踌躇满志,结果到最后,却没卖出几头猪’。
到时候别自己丢人丢大发了,父皇脸上也没光。
念及至此,李承乾有些歉意的笑了笑:“斯文,这次真是又要麻烦你了。
之前你忙着给我治腿,没日没夜的,现在才刚歇口气,又要为猪肉的事操心。”
害,都是哥们...
李斯文先是摆了摆手,相当随意,但当他想起眼墙边的苏氏,连忙站起身,躬身行了一礼。
腰弯得恰到好处,任谁也挑不出任何毛病:“高明言重了,这些都是某的分内之事。”
当着未来太子妃的面,今就卖你个面子,以后记得还回来。
李承乾看懂他的意思,好笑着眨了眨眼——放心,以后你家后院失火,某帮你拉着长乐。
得到一个相对可靠的保障,李斯文心满意足的点零头,尽量帮他在苏氏心里,建立一个忧国忧民的仁君印象。
“高明不必多言,此行不仅是为令下,更是为了我大唐下万民。
要知道,最近迁来滨河湾的那些百姓,顿顿都是野菜粗粮,各个面黄肌瘦。
要此举能让他们吃上廉价又美味的猪肉,既能让他们补补身子,又能让孩子们有本学前启蒙的教材。
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不是陛下和高明,一直都在做的事么?”
侯杰越听是越觉得哪里不对。
你夸兄弟两句那是应该,但把兄弟捧到这种程度,二郎你该不会是...被高明抓住了什么把柄吧?
瞄了眼一旁美眸流盼,眨也不眨的盯着高明的苏氏,侯杰恍然点零头。
这就不奇怪了,他们能不给兄弟面子,但当着弟妹,吹嘘几句,帮兄弟涨涨面子也是应有之举。
喜欢大唐极品帝婿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大唐极品帝婿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