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冀州中山某处村庄内。
全村几百人围坐在一起。
村中最有威望的老人站在篝火前,在火光的映照之下,对着四周的村民们兴奋介绍道:
“老朽眼前之人便是来自幽州的思想导员!”
顿时,掌声四起。
村民们无比兴奋。
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幽州新官府之人。
传之中,这些从并州前往幽州驰援的官吏,从前和他们一样,也是普通百姓。
在并州总督的带领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奋进学习,经过层层考核,最后成为官府之中的一员。
如此跃生的情况,让所有百姓们充满对未来的想象。
年轻人想要产生同样的跃升。
老人则希望自家的孩子产生这样的变化。
所有人充满骐骥的目光落在年轻高大的思想导员身上挪不开目光。
“孙家庄的各位,大家好!”
年轻导员高举手臂环视一圈,与四周的百姓打招呼。
脸上展开的和蔼笑容,让村民们顿时感受到距离拉近。
“以后大家共同奋进,为了一个同样的志向而努力。”
“所以,以后我们都是同志。”
“可以用同志来互相称呼。”
“用以区分我们现在的状态,和从前那种被贪官污吏和乡绅土豪压迫奴役的状态。”
年轻导员的话语点燃在场所有村民的情绪。
之前被中山官府收粮收割一次的他们,对于冀州官府完全失去想法。
现在的他们就想在思想导员的带领下,学习那些拥有劳工的村庄。
能够快速建立抵抗官府的各种工事,从而使得自己的村庄再也不会被贪官污吏搜刮。
年轻的思想导员与村民们诉为什么要反抗,以及怎样反抗。
无论男女老少,全部听的热血沸腾。
他们早已对旧官府不满,但却根本没有反抗的途径。
有也是黄巾这样的杂乱队伍。
还未获得什么成绩,便在内部和外部全盘恶化。
遭受过黄巾之乱的村民们,深深知道黄巾虽然的好听,带领穷苦百姓反抗官府。
但那些统领和渠帅作起恶来,可比官府里的贪官污吏还要狠厉。
获取权利之后,无人不飘。
使得冀州百姓遭受过黄巾之乱的最乱情况。
但并州总督带领下的新官府,却给他们截然不同的感觉。
眼前的思想导员便是最好证明。
没有任何官腔,没有任何架子。
整个人好似邻居家的长子一般,亲切不,还知无不言。
不要求任何享受和优待,与他们拉近距离教导各项技术。
而且没有任何私藏,分享各种心得。
这使得村民们对于思想导员的信任感倍增。
夜色下,村民们睡意全无,跟随思想导员疯狂学习。
各种知识快速增加。
中山各处村庄,都有来自幽州的思想导员入驻。
经历过官府一轮又一轮的盘剥,冀州百姓们再也坚持不住。
有了劳工村庄展示的反抗经验,所有村庄全部对思想导员的话语言听计从。
偷偷挖掘地道,秘密进行军事训练。
对于紧急情况制定应对预案。
各种行动在思想导员带领之下飞速进校
中山百姓们第一次体会到真正的官府领导是个什么模样。
来自幽州的思想导员,把全村人聚拢在一起,形成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从而能够在后续对抗贪官污吏的轮番盘剥。
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有希望。
不仅中山各村庄有着显着的变化。
常山、安平、河涧、渤海四郡的各处村庄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无论拥有劳工村庄获得的成功,还是官府越来越肆无忌惮的盘剥,都使得本地百姓们想要反抗的心越加攀升。
一传十、十传百。
五郡内的村庄几乎都被思想导员入驻,在反抗冀州官府的道路上疯狂奔腾。
……
常山。
原本沉浸在搜刮钱粮行动之中的官吏们突然发现,越来越多的村庄在他们前去之后变成空村。
最开始还很少,而现在无论他们到了哪处村庄,那村子里的人就仿佛人间蒸发一般。
村子里但凡有点价值的东西,根本看不到。
更别粮食和五铢钱。
那是影儿都没有半点。
情况越来越奇怪,上递至新任常山太守。
身为世家子弟的常山太守立刻下令,吩咐各县令组织县兵,对治内的村庄进行一番探查。
务必找出事情原因。
而且,还要加大收粮的力度。
州牧贡献兖州,需要钱粮安抚那面的民心。
这些开销即使分摊到冀州各郡,也是一个不的数字。
新任太守不得不加大搜刮力度。
至于城外那些穷苦百姓的死活……
谁去管呢?
生死有命。
更何况,在新任太守这种世家子弟看来,那些泥腿子的性命根本无关紧要。
与牛马无异。
只要不伤及郡城以及各县城的根本,其他的根本不管不问。
常山治内的各县令接到消息之后,立刻按令执校
他们也知这是大肆搜刮的好机会。
没有官令都要搜刮,更何况现在官令甚是严厉。
必须加大力度。
各城县令吩咐县尉带领队伍外出探查。
带领县兵和乡绅土豪家奴组成的混合队伍,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浩浩荡荡从县城出发,向各村庄席卷而去。
贪官污吏为钱,乡绅土豪为地。
两波贪婪至极的团体一拍即合。
这种千载难逢的由头他们可是绝对不会放过。
务必在城外那些泥腿子身上榨出尽可能多的油水。
最次也要收拢各村庄的耕田,获得长远利益。
常山某处村庄内,赵云正给前来集会的各村庄骨干讲解操练民兵的各项战术。
站在一处门板前,赵云边讲边画。
简洁明聊话语以及生动的图画,使得各村骨干能够清晰的学习到其中真冢
“赵校尉!”
一个年轻的村民匆匆返回,立刻禀报道:
“有队伍从县城出发,直奔村庄而来。”
“大约有七八百饶规模!”
“而且手持武器,气势汹汹!”
消息让在场的一百多号各村骨干顿时色变。
近千规模的官兵出击,必然要有大事发生。
怕不是要把某处村庄挖个底朝!
骨干们深知官兵在贪官污吏的带领下,什么缺德的事情都能干的出来。
喜欢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请大家收藏:(m.trxsw.com)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