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秦王这等优待,李奇内心虽感激动,却也略显无奈。
自幼至今,除自家女儿外,从未有人这般亲近,更何况对方乃是一国之君。
然而,事已至此,身为臣子唯有遵从。
更奇怪的是,面对威严的秦王,李奇并未生出惧意,反觉熟悉亲近,只是这种感觉难以言表,只能深藏心底。”多谢陛下。”
李奇忙向秦王行礼,随后跟随其步入殿内。
群臣按品级依次登阶入殿,神色皆庄重严肃。
此时,李奇立于台阶之上,地位超然于百官之上,却进退两难,颇为尴尬。
今日秦王所赐之礼,实属罕见,既是示好,亦为护佑。
李奇深知秦王此举用心良苦。
一方面,借此拉拢人心;另一方面,则是在朝堂诸公面前明确立场——李奇虽初回咸阳,但背后有秦王支持,不容轻视。
秦国大军得胜回朝,李奇作为主帅受到隆重礼遇。
秦王嬴正于朝堂之上接见众人,首先对李奇的功绩予以表彰。”诸位爱卿,此次李奇将军率军灭李,功不可没。
今日朝会,正可 ** 行赏。”
王绾出班奏报:\"启禀大王,除李奇将军外,王简、蒙武、李牧三位将军以及韩非大人亦随军出征,均立下赫赫战功。
望陛下能予以嘉奖,以安下臣心。”
嬴正听后点头称善,随即命李高前往偏殿请众人入殿议事。
李高领命而去。
李奇目送李高离开,心中暗自思量。
这位昔日看似忠心耿耿的宦官,在秦始皇驾崩后竟敢伪造遗诏,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或许正是李高平日里表现得毕恭毕敬,才让先王对他毫无防备。
不多时,王简、蒙武、李牧、韩非四位将领陆续步入大殿。
对于王简与蒙武来,这已是常事,而李牧和韩非则显得有些拘谨。
过去,他们是韩、李两国的重臣,曾与大秦为担
然而,在种种缘由之下,他们归顺了大秦,如今成了秦王的臣子。
他们的内心难免复杂。”臣等叩见大王。”
四人入殿后,俯身行礼。”诸位爱卿请起。”
嬴正微笑,伸手示意。
此次李奇回到咸阳,嬴正非常高兴,朝堂的沉重氛围也因此稍有缓解。”谢大王。”
众人连忙致谢,起身站立。
看到站在台阶上的李奇,他们眼神微亮,似感意外。”这孩子,果然深得大王青睐,或许这就是意吧。”
“谁能料到李奇竟是大王之子?”
蒙武面带笑意,望向嬴正和李奇。
除了夏无且外,此事目前仅他蒙家知晓。
未来大秦统一后,蒙家若始终辅佐李奇,待其登基,蒙家必再兴盛。”大王如此厚待,实属罕见。”
“昔日商鞅、白起也不过如此。”
王简心中感慨,这般恩遇,他亦未曾享樱
但李奇的功绩配得上这份荣耀。”蒙卿。”
“你能培养出像李卿这样的将军,朕甚感欣慰。”
嬴正转向蒙武,赞赏道。”多谢大王夸奖。”
“老臣初见李奇时便知非凡,入营第一就击败老卒,此乃我秦国从未有过的事。”
“能见证李奇从雍城大营起步,为我大秦建功立业,实为荣幸。”
蒙武笑答,话语中难掩得意,余光瞄向王简。
显然话中有话。”这老东西。”
嬴正注视着李奇,嘴角含笑:“李奇为我大秦立下战功,连妻儿出生也未归家。
据我所知,两年多来,其家中妻儿均由蒙卿照料,此情此恩,李卿切莫忘记。”
李奇正色拱手:“李某铭记于心,此恩定当永记。”
“李奇,你这样反倒让老夫难堪了。”
蒙武摆手,语气虽轻柔却带着责备,“蒙某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何须这般客气?”
嬴正随即开口:“蒙卿为国分忧,代朕照料功臣家属,实在难得。
现赐布千匹、黄金千两,以表谢意。”
蒙武忙跪谢:“臣惶恐,承蒙圣恩。”
“蒙卿还有何诉求?朕定允诺。”
嬴正笑容温和。
蒙武沉吟片刻:“臣近日常赴李家村,与李奇未过门的妻子李燕儿相谈甚欢。
这孩子性情纯良,可惜有人未能善待。”
听到这话,李斯脸色微变,他自然明白蒙武所指为何。”李燕儿不仅是普通村女,实为廷尉李斯之女。
自李奇受重用后,她身份渐为人知。”
李燕儿自幼被寄养于李家村封地。
因她与李奇私下定亲,此事触怒了李斯,导致李斯彻底断绝了与她的关系,甚至关闭了封地的宅院,任其自生自灭。
对此,朝中众臣都将目光投向李斯,令他倍感尴尬。
韩非注意到李斯的窘态,轻声道:“李斯,今日我又见到你这位故友。
然而,你心中从未视我为挚友。”
李奇随后道:“李斯,我已归来,并带来了你最惧怕的人——韩非。
今后,我会与你周旋到底。
你对燕儿的冷酷,以及对你所作所为的隐瞒,我都铭记于心。”
李奇虽初次见到李斯,但内心早已将他视为敌人。
对于李奇而言,所谓的翁婿之情毫无意义。
若李斯真有所顾忌,当初就不会派遣刺客,也不会企图利用燕儿和自己的子女谋取利益。
嬴正听闻蒙武之言,亦看向李斯,令李斯脸色更加难堪。
蒙武则道:“李奇公子受大王赐婚,实乃李奇与燕儿的福气。
此次李奇公子归乡,必给予燕儿正式身份。
如今燕儿无家可归,犹如无依无靠之人。”
“我前来时,曾征询燕儿意愿,提议收她为义女,日后嫁与李奇公子时,亦由蒙府操办婚事。”
“今特请大王成全,以正老臣与燕儿之父女名分。”
蒙武完,再次行礼。
李斯的脸色瞬间苍白,眼中甚至浮现出愤怒之色。
到了这一刻,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蒙武。”
“你到底想做什么?”
“我是燕儿的亲生父亲,你认她为义女,难道事先问过我的意见?”
“你竟还想让她从你蒙府出嫁,你把我置于何地?”
李斯指着蒙武,语气中满是怒气。
此刻,无论李斯如何掩饰,都无法再忍耐下去。
若蒙武的计划得逞,那他将在朝堂上成为笑柄——自己的亲生女儿却要在别人府邸出嫁,这让他如何自处?
“李斯,你还有资格指责我?”
“你有何资格?”
“难道仅凭你将燕儿抛在李家村十多年不顾?还是因为燕儿与李奇定下婚约,触碰了你的利益,你就选择遗弃她?”
“你根本不配!”
蒙武今日豁出去了,毫不留情地反击李斯。
李斯的脸色瞬息万变,但仍愤然道:“即便如此,这也轮不到你这样一个外人置喙。”
……
pS:感谢支持,欢迎投票与收藏。
廷尉大人,实在是抱歉。”三年前你抛弃燕儿的时候,就已经与她毫无瓜葛。
如今她已认我蒙武为义父,便是蒙家的女儿。
只要我蒙武还有一口气在,便以父亲的身份守护她一生,不像某些人那般冷漠无情。”
蒙武冷笑着,完全不把李斯的话放在眼里。
他今日特意提及此事,一方面是为了燕儿着想,让她能光明正大地从蒙府出嫁,另一方面则是要羞辱李斯,让他颜面尽失。”你……”
面对蒙武的质问,李斯气得浑身发抖。”此事。”
“李卿怎么看?”
嬴正的目光转向李奇。
这样的家事,身为君主不便插手,只能交由李奇裁定。”廷尉大人。”
“感谢您养育了我妻子李燕儿,如今我愿每年献上百金,以供她十七年的粮食所需,并另赠千金,以此铭记她降临人间的珍贵。”
李奇凝视着李斯,语气淡漠,毫无温情,“这一切,都因你咎由自取。”
李奇心中对李斯所做之事记忆犹新。
无论是对燕儿的伤害,还是其他不可原谅的行为,他都未曾忘记。”李奇,你到底想什么?”
李斯听出了李奇话语中的冷意,不禁质问道,“难道你真想用金银买走我的女儿?在我眼里,燕儿不过是达成目的的工具,你在意又如何?”
“我告诉你,你不珍惜的人,我李奇会珍视。”
李奇冷冷地补充道,“这两千七百金,不仅代表我与燕儿关系的终结,更警告你莫要逼我揭露你的秘密。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此言一出,李斯脸色骤变。
他知道李奇所指为何——韩境刺秦、派遣家仆意图谋害韩非等事件。
尽管这些事隐秘无证,但在秦始皇面前提及,必将动摇李斯的地位。
作为权臣,李斯深知此事的严重性。
李斯沉默了,尴尬之情溢于言表。”多谢蒙将军对燕儿的关怀。”
李奇转向蒙武,深深一拜,“承蒙将军厚爱,愿意认燕儿为义女,李奇深感荣幸。”
蒙武点头接受,此事至此尘埃落定。”此事便如此定下。”
嬴正目光扫过众人,果断表态,未给双方留下争议空间。
显然,这场博弈中,蒙武占了上风。
从此以后,李斯与李燕儿再无关联,而他也将在朝堂中成为笑谈,真面目尽显。”李牧。”
嬴正的目光移向李牧,沉声唤道。
李牧拱手一礼,脸上写满不安。”李牧将军何必如此?”
“何谓败臣?”
“在我看来,李牧将军是有族群大义的忠臣,怎可言败?”
“若非将军心怀族群大义,代地早已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将军之举,令我敬仰,秦国敬仰,将来下也会敬仰。”
“将军归顺,实乃我之幸,秦国之幸。”
“当初代地时,三位上将军曾许诺于你,我自不会违背前言。”
嬴正轻笑一声,让李牧原本紧绷的心情放松下来,同时话语间也让李牧感受到无上荣耀。”李牧听旨。”
嬴正沉声道。”臣在。”
李牧立即回应。”朕封你为上将军,统领旧部三十万,镇守代地,戍卫边疆,并赐爵少上造,赐上将府于咸阳,安排家眷,赐奴仆千名,黄金三千斤,布帛三千匹。”
嬴正庄重宣布。
此言一出,满朝震惊。
几乎无人料到嬴正会给予李牧如此厚待。
毕竟李牧只是投降的败将。
然而如今竟直接被授予最尊贵的上将军职位,统领三十万大军,依旧担任一方主官,这份恩宠可见一斑。”果然不愧是秦始皇,如川识,即便不明忠奸,也只有他敢这样做。”
听到嬴正的决定,李奇虽略感意外,但也在意料之郑
毕竟李牧本是李国名将,能力出众,又掌握三十万大军,由他镇守代地边境,绝不会让外敌入侵秦国疆域。
此外,有李牧坐镇代地,齐、燕两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当然,以李牧的身份,或许也只有秦始皇敢于如此重用了。”大王。”
“臣不过是败将降卒,为何蒙此厚恩?臣有何德何能?”
“恳请大王收回成命。”
不仅群臣感到震惊,连李牧自己也难以置信。
在赴咸阳途中,他内心忐忑,不知嬴正会如何对待自己。
即便能继续领军,也不过是个主将罢了。
然而,他没料到嬴正竟这般果决。”你在未降秦前是敌,但归顺后旧事皆忘。
你顾全大局,避免同族相残,保数十万将士性命,此乃大功,盖世奇功。”
“你之忠义,令寡人敬佩。”
“你当之无愧这份荣耀。”
嬴正言辞坚定,不容置疑。”但……”
李牧仍有顾虑,身为降将,总觉得受之有愧。”寡人旨意已下。”
“没有如果。”
“自今日起,你是寡饶上将军,你的能力和德行配得上这个位置。”
“寡人盼你能守护代地,无论异族或敌国,胆敢侵犯,必杀无赦。”
嬴正目光如炬,直视李牧,沉声道。”臣李牧,绝不敢辜负大王信任。”
最终,李牧俯身拜谢,接受了任命。”好!”
嬴正朗声大笑,“从此,我大秦又添一名勇将。”
满朝官员齐声祝贺。”多谢诸位。”
李牧拱手致谢,心中百感交集。”如此明君,如此胸襟,难怪秦国日益强盛。”
“唉,李国过去远不及此。”
李牧轻叹,终于放下心结。
今后,他不再是李国臣子,而是秦人。”恭喜你。”
李奇亦向李牧道贺。
李牧的目光转向李奇,微微点头,似是回应。
李奇心中明白,李牧镇守代地、统领三十万大军,早已是他倚重的外援。
他们曾在代城密约,此约唯两人知晓。”韩非。”
嬴正目光移向韩非。
尽管初见韩非,但对其着作与治国理念早有耳闻。
嬴正深知,秦之所以强盛,靠的不仅是单一学派,而是兼容并蓄,吸纳各家之长。”臣在。”
韩非出列,恭敬答道。”三年间,你辅佐冯去疾治理韩国,令其安定稳固,使秦得以完整统一韩地。
此功甚伟。”
嬴正道,“以你的才能,不该久留韩地。
现冯卿举荐,寡人任命你为代少府,掌管山泽赋税,统筹全国税收,赐爵右更,赏千金、千匹帛,望你能竭诚效力,再建新功,则可正式担任少府之职。”
“臣韩非定不负大王厚望。”
韩非坦然受命,与李牧的表现截然不同。
嬴正的这番安排让李斯脸色愈发阴沉。
先有蒙武的针对,后有韩非升任代少府,若韩非在此职位上稍作积累,便极可能取代李斯的地位。”李奇、韩非、蒙武……”
李斯握紧拳头,眼中满是愤恨。
随后,嬴正宣布嘉奖三位将军——王简、桓漪、蒙武,因灭韩灭李之功,各晋升一级,并赐千金。
嬴正转向王简与蒙武道:\"谢陛下厚恩。”二人随即俯身行礼。
当前秦国最高的爵位是驷车庶长,爵位再升一级便是如此。”李奇。”
在封赏众人之后,嬴正望向立于台阶上的李奇,眼中流露出柔和之意。”臣在此。”李奇立即回应。”灭韩、灭李,你功劳卓着。
尤其这次灭李,你功不可没。”
\"如今,寡人加封你一级,授予驷车庶长之职,并赐你在咸阳的上将军府一座,府内配千名仆役,五千金,五千布帛。”
\"寡人期待你能继续为大秦建功立业,将来位列彻侯。”
嬴正注视着李奇宣布道。
喜欢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