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首页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江山百美图 我朱由检留过学的,绝不吊死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 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 末代太子竟有千万雄兵 王爷有点懵 天下长宁 1627崛起南海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90章 七伤拳(3)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大明朝朝堂上发生的争辩从来是对下不设防的,在朱由校的授意下,朝廷邸报将这次的争辩传告了下。

原本应该是闹腾最凶的南方省份如今却是一副静悄悄的模样。反而最先闹腾起来的却是北方省份。

二月,直隶省无数百姓开始聚集在县衙、府衙讨要法。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同样是大明朝的黎民百姓,你读书人就算再高贵,可凭什么你能免税,他们就不能免税了?有些百姓更是指着自己惨绝的身躯怒斥那些当官的,这些伤痕都是为国而受,没有他们在前线抵抗外族的侵略,这些当官的,有功名的读书人如何能在家安安稳稳的读书?

三月、四月山东、辽东等数省均爆发了百姓聚众闹事的事情,而且呈现了愈演愈烈的趋势。作为皇帝,这些情报均在第一时间送抵朱由校的案前。

没错!这就是朱由校的后手之一,发动百姓,打击读书人在地方的威望。士农工商兵的分化,他就要借这股东风彻底打破之。

曾经一位伟人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凭什么国家政策,最终受益的是高高在上的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受害最深的却是黎民百姓?在边疆守卫国土,国家的正常运转,无不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在地里刨食的黎民百姓和他们的子孙后代。他们的默默付出,却换不回来一点点公平对待?

多地官府向朝廷送来了百姓聚众闹事的奏章都快填满内阁的大案,聪明如叶向高,已经看出来,这是皇帝的手笔。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闹事的省份均为他能掌控的聊地方。

于是,在四月份的一个夜晚,叶向高突然前来拜访,而这个拜访朱由校足足等了三个月。

君臣二人直接打开窗亮话,将自己的困惑与想法一股脑的了出来。

叶向高的意思很明确,士绅阶级是王朝统治的基础,只要这个阶级不动摇,王朝将会永久存续。

对于首辅的看法,朱由校轻蔑一笑,然后开口道:“全国十八省,目前登记在册的读书人仅有百万。可登记在册的百姓有多少?将近万万人!首辅难道还不清楚明白,究竟谁才是国家统治的基础?首辅可知,大明朝的读书人和宋朝的读书人有什么区别吗?”

叶向高沉思片刻,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清楚。

朱由校笑着道:“朕以为,两朝之间的读书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两者之间对待国家的看法不同。宋朝的士大夫像是皇家的“合伙人”,一起分下的利益;而明朝的士大夫,最多就是皇帝的“高级管家”,不仅得不到实权,还随时可能被砍掉脑袋。地位的不同,导致每个人读书的缘由自然也是不同的。”

叶向高满脸惊愕之色,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怎么也没想到,皇帝竟然如此直白地道出了大明朝官员内心深处那深深隐藏、却又如影随形的不安全感!同时,也一针见血地点明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大明王朝长期以来对文官所采取的高压政策,固然在短时间内使得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然而,这种做法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文官阶层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由于时刻处于高压之下,文官们普遍感到如履薄冰,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最终致使整个国家的治理效率变得极为低下。

遥想宋朝时期,文官之间主要是以党争为主,彼此勾心斗角、互相倾轧,但皇帝对他们的基本态度还是相对宽容的。可如今的明朝官员呢?他们不仅需要面对同僚间的激烈党争,还要时不时地团结一致,与至高无上的皇帝争夺权力。这般复杂而艰难的处境,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作祟,明朝的官员们才会时常与皇帝展开权力之争。同样,这也是他们坚决反对废除哪怕只是读书人一项微不足道的特权的重要原因。在他们看来,这些特权就如同最后的救命稻草一般,若被轻易剥夺,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们打从心底里惧怕,担心此次废除优待政策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是朱由校对下读书饶一次试探性攻击。一旦这个不良的趋势得以蔓延开来,那么未来的读书人又该如何维系自身那原本高高在上的地位呢?故而,无论如何,他们都绝不会同意废除这项优待政策。

虽然朱由校打心底想直接废除这项特权,但是他心里很清楚,人性的贪婪。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他也没指望仅靠一次早朝就能顺利通过这条大概率能动摇国本的提案。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君臣二人长谈到了深夜,最终达成了一项共识。

免税这条优待政策继续执行,但仅限于有功名者本人名下的田产。包括其宗族、直系父祖、兄弟、妻族均不在免税范围内,同时,其子女一旦成家,必须与功名者分家立业。也就是子女成家后,划归其名下的田产均不在免税范围内。而且功名者一旦去世,其名下田产自动取消免税特权。

作为回报,朝廷允许读书人亲属公开行商事,但必须向地方官府申请营业执照。同时,朱由校还放开了龙骧商会的入股权,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商会参与远洋贸易。对应的是,彻底打开龙骧商会的贸易限制,允许其可在本土行商。

让叶向高震惊的是,最后朱由校提出,愿意以五两银子的价格,卖出皇庄二千万亩田产,当然,这个价格只针对皇庄原有的佃户。也就是,只要佃户愿意付出五两银子,就能拥有原本只有五成收成的田产。按照皇庄亩产二十石甘薯的产量计算,佃户们不需要三年就能收回购买田产的本钱。

启五年五月,内廷与内阁共同下达了收回读书人部分特权的公文。公文上清晰的写明了要求各地方政府配合普查组将有功名的读书人名下田产进行核实,多余出来的田产在本年度开始缴纳田赋。

这道公文虽然是有朱由校授意,但因为是有司礼监与内阁共同起草,通政司用印并发文,所以包括魏忠贤、吴彤、叶向高、钱向坤等饶祖宗十八代都被下读书人骂上了。

喜欢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trxsw.com)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重生七零大佬美娇娘 快穿之反派是个黏人精 八零悍妻超旺家 当修仙成了一场阴谋 穿越:洪荒异界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儒道书生:狐妖伴读,我日渐憔悴 一秒一两白银,朕用钱来拯救大明! 穿越七零好时光 闺蜜齐穿七零,入错洞房嫁对郎 直播探险:扮演张麒麟,队友杨蜜 盗笔:麒麟的洪荒莲花 七零,军官大佬被缺德对照组拿捏 兼祧两房害我命?送你全家火葬场 我家大树通古今,救了个流放王爷 贞观之银锤太保 不当舔狗后,她哭着跪求我回来 开局金风细雨楼主,一刀惊天下 我只做生意,姑娘们请自重 战锤40K:凡世之神
经典收藏 王者是怎样炼成的 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医圣记 LOL之solo教父 截胡太子,我称帝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手机连万朝,老祖宗边吃瓜边吐槽 黑铁时代 穿越枭雄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 十万个神吐槽 灵魂传承者 联盟王座 穿越世家子弟,一心只为谋权夺位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风入邺 大秦:开局杀戮系统 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
最近更新 逍遥赘婿,只想当富翁 袁燕 坏人笔记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乱世边军一小卒 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嫡子凶猛 大宋小农民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征途英魂 神话版三国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杂论对话 权倾朝野,女帝求我别反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汉末黄巾霸业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