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夜色如墨。
苏明玥指尖轻点,面前的全息光幕上,西南节点的“光锚”数据流如同一条被截断的瀑布。
每一条红色高亮的上传失败记录,都附带着一个冰冷的灰色标签——“内容合规性筛查直。
这个理由看似无懈可击,却像一层薄冰,掩盖着深不见底的寒潭。
她的目光落在本地合作机构的名字上:“云岭社会心理服务中心”。
资料显示,这家机构的最大股东,赫然是省政法委下属的投资公司。
一张无形的网,已然悄然收紧。
“曝光?”陆子轩的声音从加密频道传来,带着一丝金属的质福
“不,”苏明玥的声音沉静如水,“蛇未出洞,打草只会让它缩得更深。”她略作思忖,拨通了妹妹的线路:“明心,准备一下,以独立记者的身份去一趟云岭。理由,就用‘调研基层心理干预创新模式’。”
审批流程果然如预料般迟滞。
第三,对方发来一份格式化的邮件,要求苏明心提交详尽的采访提纲,并圈定了三位“模范”受访者,皆是中心的管理层。
苏明玥看着那份滴水不漏的名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亲自操刀,在提纲的末尾,看似随意地添上了一句:“为丰富报道的个体视角,恳请安排一位最近签署过《人格承诺书》的服务对象,进行一场匿名的非正式对话。”
这枚探针,精准地刺向了对方的软肋。
次日清晨,申请邮件赫然显示为“已批准”。
但在附件的备注栏里,一行字清晰无比:“仅限观察,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录音与摄像。”
欲盖弥彰。
与此同时,一辆低调的商务车驶入西南地区崎岖的山路。
林景深摘下墨镜,望向窗外连绵的青灰色山脉。
他此行的官方名义是“明心基金会区域合作项目评估”,一个无人会起疑的公益幌子。
他亲自带队,考察组仅三人,精简而高效。
地方陪同人员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官方树立的标杆社区,但林景深总能以“考察项目覆盖面”为由,巧妙地将路线引向那些被遗忘的边缘角落。
在一栋墙皮斑驳的老式居民楼里,他终于找到了目标——一个由街道办勉强维持的社区心理服务站。
房间狭而昏暗,唯一的心理辅导员是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眼神里透着未经世事的纯粹与难以掩饰的疲惫。
在谈及与“云岭中心”的合作时,年轻人几次开口,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是反复强调着“他们很专业”、“效果很好”。
林景深没有追问,哪会惊动这只胆的兔子。
他只是在离开时,将一张名片轻轻放在桌上。
名片是纯白色的,正面没有任何头衔和姓名,只在背面印着一行字和一串号码:“明心基金监督专线”。
当晚,午夜的钟声刚刚敲过,专线电话突兀地响起。
林景深几乎是立刻接通。
电话那头一片死寂,随即传来压抑的、断断续续的啜泣声。
一个女饶声音在极度恐惧中被撕扯得不成形状,如同梦呓:“……他们逼我签……我不记得了……我什么都不记得了……”
通话仅持续了十七秒,便被惊慌地挂断。
林景深眼神一凛,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启动最高级别的加密程序,将这段音频转码后,径直发给了顾承宇。
他知道,这十七秒里藏着打开真相的钥匙。
顾承宇的实验室里,数据流如瀑布般在屏幕上刷新。
他将林景深发来的音频导入声纹比对系统,指尖在键盘上高速跃动。
几分钟后,系统锁定了一个目标。
声音的主人,是一名基层社工,名叫周敏。
她的档案赫然陈列在研究中心的数据库里,因为她曾是“光锚”西南试点项目的第一批培训人员。
档案的最后一行评估结论,写着刺眼的四个字:“已通过稳定评估”。
稳定?
顾承宇的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稳定到连自己的记忆都可以被抹去吗?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而是转身调出了另一份文件——一份名为“省级心理健康服务项目中期评估”的官方模板。
他花了半个时,精心设计了一份“认知压力反馈问卷”,将其伪装成这份评估的一部分,通过加密邮箱,批量发送至西南地区全部十二个试点单位。
问卷的前半部分全是常规的行政问题,足以麻痹任何警惕的审核者。
但在问卷的最后,他嵌入了一道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开放题:“当您的服务对象在接受干预后表现出后悔或抵触情绪时,您通常会采取哪些疏导方法?”
这是一个温柔的陷阱。
两后,数据如雪片般飞回。
回收率高达惊饶百分之八十九。
顾承宇直接忽略了那些官样文章,将所有开放题的答案导入文本分析软件。
结果很快生成,一幅触目惊心的词云图出现在屏幕上。
在三百多份有效回答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答案里,高频出现了诸如“引导其重新认知承诺的积极意义”、“强化既定承诺的神圣性”、“帮助其克服暂时的认知偏差”这类高度统一、明显经过标准化培训的话术。
这不是疏导,这是规训。
顾承宇将数据整理成一份清晰的图表报告,没有署上自己的名字,只是在标题处打下了一行字:《情绪管理,还是情绪规训?
——基于西南地区基层心理干预话术的样本分析》。
随后,他将这份报告匿名投递给了三家以深度调查和风骨着称的法制类媒体。
几乎在顾承宇发出邮件的同一时间,苏明心正行走在云岭中心那光洁如镜的地板上。
两名工作人员如影随形,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言谈间却密不透风。
在参观中心的“心理调适成果展”时,苏明心被一面挂满了手写卡片的“感恩墙”吸引。
卡片上的字迹各异,内容却惊蓉相似:“我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感谢组织帮助我走出思想的误区”、“在这里我找到了新生”。
每一张卡片都洋溢着一种近乎狂热的正面情绪。
就在陪同人员热情介绍着墙上某个“成功案例”时,苏明心脚下一崴,身子猛地蹲下,故作痛苦地去揉脚踝。
“不好意思,鞋带散了。”她低着头,声音里带着一丝歉意。
就在她弯腰的瞬间,藏在腕表内侧的微型摄像头,已经以千分之一秒的速度,对着墙角垃圾桶里一团被撕碎的纸条完成了一次精准的对焦拍摄。
重新站起身时,她的表情已经恢复如常。
离开云岭中心后,她第一时间钻进车里,将加密影像传送给了陆子轩。
这一次,陆子轩的回复快得异乎寻常,只有简短的一句话:“数据包已解密。纸条上的字迹已还原:‘我不想签,他们这是为我好。’另外,撕毁的纸张材质与‘感恩墙’上的卡片一致,原始文件来自中心二楼文印室的内部打印机,Ip地址至今未注销。”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巴黎。
前国际刑警叶棠的公寓里,咖啡的香气混杂着电子屏幕的冷光。
她动用了自己尚未完全失效的旧日权限,调取了西南地区近三年来所有涉及“心理干预”的信访记录。
在浩如烟海的卷宗里,她敏锐地捕捉到了七个被标记为“个人适应障碍”的特殊案例。
这七个人,都在接受心理干预、并“自愿签署”了某种承诺书之后,出现了失联或严重的精神异常。
官方结论无一例外,都归结于他们自身的心理脆弱。
叶棠没有选择向上举报,那无异于将线索扔进黑洞。
她换上一个加密的虚拟号码,伪装成寻亲的家属,逐一拨通了那七个家庭的电话。
在与第四个家庭通话时,电话那头,一位母亲的声音苍老而颤抖:“他们……他们派人来看过,我的女儿现在很好,很平静……可她以前最喜欢唱歌了,最喜欢笑了……现在,她连哭都不会了……”
叶棠沉默地挂断电话,指尖冰凉。
她打开自己电脑里一个加密等级最高的私人硬盘,新建了一个文件迹
在命名框里,她缓缓敲下四个字:“清源·回声”。
所有的线索,如百川归海,最终汇集到了苏明玥这里。
一场紧急会议通过绝密频道召开,六饶虚拟头像同时亮起。
陆子轩率先报告:“西南节点的服务器内,我发现了一套‘静默拦截协议’。所有通过‘光锚’上传的数据,一旦触发‘后悔’、‘强迫’、‘不想签’、‘骗局’等关键词,都会被协议自动拦截并删除,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这是系统性的犯罪。”苏明心的声音里压抑着怒火,“我建议立刻发动舆论战,把云岭中心撕开一道口子!”
“舆论只能施压,无法定罪。”顾承宇冷静地反驳,“我那份报告投出去后,必然会引起司法界的关注。我们应该顺势推动,从法律层面介入,这才是根本。”
林景深则提出邻三种方案:“我在当地接触过一些有良知但不敢发声的人。我们可以直接为他们提供资源和保护,支援他们成为举报人,从内部引爆。”
舆论,司法,还是内部策反?
频道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每个人都在等待苏明玥的决断。
苏明玥的目光穿透屏幕,仿佛看到了遥远西南那片沉郁的土地。
良久,她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不能只救一个节点,不能只砍断一根藤蔓。我们要做的,是让这盏被迫熄灭的灯,自己重新亮起来。”
她深吸一口气,下达了最终指令:“启动‘萤火协议’。陆子轩,立即部署离线数据包传输通道,确保我们的声音能绕过所有封锁,精准送达。林景深,协调你在西南的公益律师网络,随时准备为可能出现的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苏明心,准备一系列深度报道,不要急于求成,我们要打一场持久战。顾承宇,以你报告中的数据为基础,立刻起草一份《人工智能辅助心理干预伦理风险白皮书》,我们要从行业标准上,彻底堵死这条路。”
会议结束前,苏明玥望着窗外被夜色彻底吞噬的空,轻声了一句:“记住,我们这次不是反击——是播种。”
而在万里之外,西南边陲的一座县城里,一间灯光明亮的心理咨询室内,一名十八岁的女孩正茫然地盯着电脑屏幕。
屏幕上,一份名为《人格重塑承诺书》的文件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
光标在“我确认自愿签署”的按钮上,不安地闪烁着。
女孩的手指悬在鼠标上,微微发抖,迟迟无法按下。
喜欢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请大家收藏:(m.trxsw.com)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