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光联盟年度评估会的穹顶之下,空气凝滞如冰。
每一束射灯都仿佛是审判的目光,聚焦在台上的苏明玥身上。
她身后巨大的电子屏上,冰冷的数字滚动着,每一个都像一枚砸在历史坚冰上的重锤。
“心理人权法案实施首年,全国范围内,新增立案心理操控相关案件,一千二百四十七起。”
台下,来自司法、医疗、科技各界的精英们呼吸微滞。
这个数字,不是胜利的勋章,而是被撕开的血淋淋的伤口,展示着阳光之下潜藏了多久的脓疮。
“其中,三百八十九起案件审结,一百一十二名主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三十八家以‘咨询’、‘矫正’为名的非法机构被永久取缔。”
苏明玥的声音平稳,却带着金属般的穿透力,回荡在会场的每一个角落。
她没有抑扬顿挫的煽情,只是在陈述,陈述一个时代的阵痛与新生。
“但今,我不想谈论惩罚。”她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屏幕上一个不断跳动的,温暖的橙色数字上。
“我想谈论这个——一百三十七。一百三十七名幸存者,通过‘自主身份声明平台’,在法律意义上,找回了他们自己。”
全场鸦雀无声。
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一百三十七个被世界、被家庭、甚至被自己遗忘的灵魂,重新拥有了姓名、身份,以及作为一个“人”的基本权利。
苏明玥没有按惯例进行总结陈词。
她微微侧身,向舞台一侧伸出手。
“下面,我想请一位母亲,来替我完剩下的话。”
灯光随之移动,一个穿着朴素、身形佝偻的农村妇女被工作人员搀扶着,一步一步,走上了这个代表着国家最高科技与法律意志的舞台。
她双手紧紧攥着一个崭新的身份证,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她的嘴唇翕动着,却发不出声音,浑浊的眼睛里蓄满了泪水。
苏明玥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肘,用近乎耳语的声音鼓励道:“大姐,别怕,就像在家里跟我们的那样,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
女人深吸一口气,像是用尽了毕生的力气,颤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他们……他们把我闺女关了三年。她有病,不听话,是个疯子……他们把她关在那个疆情感矫正营’的地方,是在救她。”
她的声音哽咽了,泪水决堤而下,砸在那张崭新的身份证上。
“俺不信,俺闺女不是疯子!她只是……只是想自己选个婆家……”
台下有人发出了不忍的抽泣声。
“俺找了三年,求了三年,没人理。他们都,那是为俺闺女好。”女人举起那张身份证,像是举起了一面旗帜,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撕心裂肺的哭腔和狂喜:“可现在!现在!政府给俺闺女发了新的身份证!政府承认,俺闺女,她还是她!她没疯!”
“她没疯——!”
最后三个字,如同惊雷,炸裂在寂静的会场。
长达十秒的死寂之后,掌声毫无征兆地爆发。
不是礼节性的,不是应付的,而是从胸腔里迸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排山倒海,经久不息。
人们自发地站了起来,向那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致敬,向那一百三十七个重获新生的人致敬。
两后,这股浪潮在另一片战场上掀起了新的风暴。
“姐妹对谈”直播间里,镜头前的苏明心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在她对面,是同样神情严肃的苏明玥。
这是她们第一次,在身份争议甚嚣尘上之后,选择以这种最直接的方式,面向全世界。
直播间弹幕疯狂滚动,质疑、谩骂、支持、好奇,混杂成一片信息的洪流。
苏明心没有看弹幕,她从手边拿起一本厚厚的,封面已经泛黄的日记本复印件。
她深吸一口气,翻开邻一页,将字迹清晰地展现在高清摄像头前。
“如果我是被数据和记忆灌输而成的造物,一个所谓的‘备份’,”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杂音,“那么,请问,在我被‘创造’之前,写下这些字的,是谁?”
她白皙的手指划过那些稚嫩的笔迹,翻到了中间的一页,停下。
“五月十二日,晴。今,我又和妈妈吵架了。我告诉医生,我不想再当姐姐了。姐姐要懂事,要谦让,要保护所有人。可是,我也会累,我也会怕。我不想当那个永远正确的苏明玥了。”
她抬起头,直视着镜头,眼中闪烁着泪光,也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备份。我是那个家庭里,第一个敢对命运‘不’的人。”
整个直播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就在这时,一旁的苏明玥身体微微前倾,接过了话筒,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像是在为妹妹的话做着最完美的注脚。
“而我,”她看着苏明心,眼中满是疼惜与骄傲,“是第一个,听见她的人。”
刹那间,名为“我们是两个人”的话题,如核爆般席卷了整个社交网络。
它不再是关于克隆或备份的伦理争议,而升华为一场关于自我认知与人格独立的全民大讨论。
次日清晨,教育部破荒地发布公告,宣布将“人格自主与边界副正式纳入全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风暴的中心,不止一处。
在城市的另一端,顾承宇认知科学研究中心正式挂牌。
剪彩仪式简单而肃穆,真正的重头戏是首场名为“沉默的证据”的主题展览。
展厅内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安静流淌的数据和无声的证词。
一整面墙上,是“声音树”计划收集到的,数万段录音转化成的声波波形图,宛如一片沉默的森林。
另一侧,巨大的全息投影中,无数条彩色的数据流交织、碰撞,那是从幸存者脑中提取的“认知波动模型”,展示着他们在被操控时,意识如何挣扎、扭曲,最终归于沉寂。
展厅中央,玻璃柜里陈列着几十份幸存者亲手写下的证词,字迹或娟秀,或潦草,或因颤抖而扭曲,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
一名资深法制记者走到顾承宇面前,他指着那些复杂的波形图和数据流,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顾教授,我很敬佩你们的工作。但从法律角度讲,这些……真的能算是科学证据吗?”
顾承宇闻言,没有直接回答。
他微微一笑,目光越过记者,望向不远处一位正在凝神观看波形图的中年男人。
“那位是市高院的张法官。”
记者的镜头立刻跟了过去。
“三个月前,”顾承宇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张法官主审的一起家暴案中,施暴方律师以被告‘长期遭受精神压抑导致激情犯罪,应视为精神失常’为由进行辩护。而张法官,正是采纳了受害者在‘声音树’中的一段录音,结合这段与之对应的脑波认知图谱,证明了她在暴力发生时,意识清醒,逻辑链完整,但情绪表达通路被长期、系统性的语言暴力所抑制。最终,他驳回了‘精神失常’的辩护。”
顾承宇转回头,笑容温和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这位记者先生,你问这算不算科学证据?我想,科学,在沉默了一个世纪之后,终于学会了如何去听懂一个饶心跳,和她不出的话。”
在同一时刻,城市的另一角,林景深正在进行一场更为彻底的交接。
“明心司法监督基金”的控制权,被他完整地移交给了由十名不同案件的幸存者组成的理事会。
他们中有律师,有会计师,有曾经的受害者,如今的监督者。
交接仪式的最后,林景深从怀中取出一把沉甸甸的黄铜钥匙,交给了新任的执行官,一个在“情感矫正营”案中幸存下来的年轻女孩。
“这是‘记忆修复中心’地下档案室的钥匙。”林景深的声音平静无波,“从今起,它属于你们。”
女孩接过钥匙,手在微微颤抖:“林先生,里面……”
“里面没有秘密,”林景深打断了她,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幸存者,“只有还没有来得及被讲述的故事。去吧,让它们被听见。”
完,他转身,没有丝毫留恋地向门口走去。
在他身后,他听见那个女孩,用一种近乎朝圣的、轻微颤抖的声音,读出了最顶层一个档案盒上的标签。
“档案编号:m - 01。归属人:苏明玥 & 苏明心。状态:存活。”
林景深的脚步没有停下,只是嘴角,不易察觉地向上弯了一下。
万里之外,欧洲。
叶棠在国际刑警总部的办公室里,签下了自己名字的最后一笔。
辞呈递交,她亲手将“清源行动”跨国追缴部分的所有资料,打包成一个加密硬盘,交给了面前一脸崇拜的年轻女警。
“叶组长,你真的要走吗?”女警满眼不舍,“我们都需要你。接下来……你打算去哪儿?”
叶棠脱下穿了多年的制服外套,换上便装,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她回过头,对着后辈露出一个明媚的笑容:“去听一场‘织光讲堂’的在线课。听这周的主题,是如何原谅自己。”
回国的航班落地,手机开机的一瞬间,一条加密语音消息弹了出来。
来自一个她以为永远不会再联系的号码——陈昭仪。
叶棠犹豫了片刻,点开。
没有长篇大论,没有解释或道歉,只有一个词,两个字,却清晰得仿佛就在耳边。
“姐姐。”
叶棠猛地停下脚步,机场的人潮汹涌,她却什么也听不见了。
她立刻回拨过去,电话几乎是秒接。
那边没有话,但叶棠清晰地听见,在电话的背景音里,有人正在用吉他,轻轻地,一遍又一遍地弹奏着一段旋律。
那是她再熟悉不过的,镌刻在灵魂里的旋律——“声音树”收录的第一段有效录音,那个女孩在绝望中哼出的歌。
是夜,织光联盟总部顶层,苏明玥处理完最后一份文件,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
她关掉办公室所有的灯,准备离开。
就在她转身的瞬间,落地窗外的露台上,那棵作为“声音树”原型基,由她和陆子轩亲手种下的白桦树,忽然毫无征兆地,亮起了柔和的白光。
她心中一动,推门走了出去。
夜风微凉,树下的感应音箱里,传来了一段全新的,从未有过的录音。
不是幸存者的求助,也不是民众的祝福。
是一个男饶声音,低沉,清晰,带着一丝笑意,仿佛就在她的耳边。
是陆子轩。
“十年前,在台上,你对我,‘我想活着’。”
“现在,你看,”他的声音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骄傲与温柔,“全世界,都在跟着你。”
苏明玥抬起头,望向脚下这座被万家灯火点亮的城市,眼眶瞬间湿润。
也就在这一刻,她的个人终端,以及全球数以万计的“织光信标”公共节点,同时收到了一条来自最高权限的匿名广播消息。
消息只有一句话,却像一道划破际的闪电,撕裂了沉默的夜空。
“这一次,我们自己写结局。”
苏明玥笑了,发自内心地,释然地笑了。
她没有回复,只是收起终端,转身,毫不犹豫地走入身后深沉的夜色。
凰已展翼,新生不请自来。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年度评估会后的第三日,一个寻常的下午,一份来自司法部办公厅的加密急件,绕过了所有常规流程,被专人直接送到了苏明玥的办公桌上。
信封厚实,没有任何多余的标识,只有一个鲜红的“密”字。
拆开信封,里面是一份措辞严谨的函件。
开头并非表彰或问询,而是一句开门见山的提议。
“鉴于‘心理人权法案’的初步成功及‘织光联盟’的技术实践,为更有效应对新型精神领域犯罪,司法部经审慎研究,兹提议将……”
喜欢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请大家收藏:(m.trxsw.com)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