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寂静后,是整齐的贺颂声:“陛下万岁!皇后千岁!”
这并不完全出乎意料。
魏夫饶声望、能力,以及其为十六公子嬴昭所做的铺垫,早已让她成为后宫实际上的第一人。
然而,接下来的诏书,才真正标志着大秦权力格局的彻底改变。
两个月后,在隆重无比的册后大典结束后,始皇帝嬴政再下诏书:
“皇十六子嬴昭,中宫皇后思宁所出,朕之嫡子也。
资聪颖,仁孝温恭,文武兼姿,德才兼备。
自总领事务以来,夙夜勤勉,功绩卓着,深肖朕躬,宜承宗庙。
兹恪遵命,俯顺舆情,谨告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布告下,咸使闻知。”
册立太子的宣告,如同洪钟大吕,响彻在咸阳宫的上空,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嬴昭这个十七岁少年就这样在母亲长达十多年的精心铺路与自身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名正言顺地,踏上了通往帝国最高权力的阶梯。
而属于他的“秦太宗”的时代,似乎正随着这诏书,一步步从历史的迷雾中,走向现实。
……
东宫偏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太子嬴昭年轻而坚毅的面庞。
此时已是深夜,太子嬴昭仍在批阅他主导的几件事的折子。
不过仅仅只是几件事,案几上却堆叠着好几叠千金纸折子。
自两年前,千金纸就开始供应大秦官吏写奏折回禀公务。
嬴昭放下手中的一份密报,揉了揉眉心。
这份来自齐地的奏报详细记录了近来民间流传的谣言,言辞犀利,直指他太子之位的合法性。
“太子并非幕所言的秦太宗?”
少年嬴昭轻声自语,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这些六国余孽,终于按捺不住了。”
窗外月色清明,这让他想起两年多前幕初现的那个夜晚。
那时,整个大秦都目睹了际奇景。
玄色幕徐徐展开,一个自称主播阿文的人讲述着大秦的未来。
正是从那夜起,他,十六公子嬴昭,从众多公子中脱颖而出,被父皇立为太子。
“殿下,陈平求见。”内侍轻声通报,打断了嬴昭的思绪。
“让他进来。”
陈平迈着稳健的步伐步入殿内。
这位一年多前还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如今已是太子身边最得力的谋士之一。
嬴昭除了从郡县官吏中遴选了萧何、曹参等几个到身边帮忙外,还在不久后向始皇嬴政申请了范围的通过两次笔试,一次面试来挑选民间人才。
陈平就是被挑选出来的其中一位民间人才。
通过挑选后,他以及其他被选拔出来的人才一起进秦吏学校进修秦法,通过考核后,正式在嬴昭身边为官任职。
此刻他身着崭新的官服,举止从容不迫,完全看不出曾是阳武县一个贫寒书生。
“殿下,关东多地出现诋毁您的谣传,内容大致相同。”
陈平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
“您不是幕预言的秦太宗,若您继位,将违背意,招致灾祸。他们还把今年的水灾归咎于您。”
嬴昭神色不变,只是轻轻敲击着案几:“你的看法。”
“谣言起自齐地,传播极有章法,显然是六国余孽有组织的行为。”
陈平分析道,“他们无法动摇陛下对您的信任,便想从民间舆论入手,其心可诛。”
嬴昭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明月。
“两年前幕出现时,关于秦太宗的身份,那位主播阿文确实没有明。
这些余孽正是利用这一点大做文章。”
“需要臣下派人查办散播谣言者吗?”
“不,”嬴昭转身,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
“让他们继续传播,你派人混入其中,摸清他们的网络。
孤要的不仅是几个散布谣言的喽啰,而是他们背后的整个势力。”
陈平会意:“臣明白了。另外,大秦几处学宫有一批学员即将结业,按照您的军功爵兑换制度,他们将分配到各郡县任职。”
嬴昭点头:“很好。这些人多来自普通军功家庭,有少数几个甚至是原六国地区的黔首。
他们对大秦的忠诚,将是我们清除六国余孽的重要力量。”
陈平躬身:“殿下英明。若无他事,臣告退。”
“陈平,”太子嬴昭叫住他,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
“你通过人才选拔进入仕途,如今听到这些民间非议,可曾怀疑过自己追随的人是否真是命所归?”
陈平抬头,目光坚定如铁:”殿下,臣不信命,只信眼见为实。
两年来,殿下推行的政策使边境安宁,百姓受惠。
那些靠着祖上余荫、整日空谈复国的六国贵族,何曾真正关心过黔首死活?
臣记得阳武县的百姓,在殿下成为太子后,陛下放缓了步伐,加之您推行的新农具推广,黔首们日子越来越好,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这才是真正的命所归!”
嬴昭微笑:“得好。去吧,很快就有你们大展身手的机会了。”
陈平退下后,嬴昭又拿起一份奏折。
这是关于在各地设立秦吏学宫的详细方案,他仔细审阅着每一个细节,随后将它心收好,准备过些时日呈给父皇。
夜色渐深,嬴昭却毫无睡意。
他知道,这场与六国余孽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临淄城东市的一处茶肆里,人声鼎沸,各色热聚集于此。
这里是消息传播最快的地方,也是各路势力安插耳目的绝佳场所。
两个衣着普通的男子交换了个眼神,其中身材稍胖的那人突然提高声音:“你们听了吗?
泗水郡那边又发大水了,淹了好几个县。
要我,这都是上示警啊!
幕里的秦太宗本应继承大统,如今却被人篡了位置,老爷能不生气吗?”
茶肆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饶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另一瘦高个子的男子立即接口道:“是啊,我有个亲戚在咸阳当差,听原本该立为太子的是公子荣,结果十六公子使了手段。
如今象异常,灾祸频发,就是证明啊!”
这时,一个商人模样的中年人皱起眉头:“这话可不敢乱。”
喜欢快穿之生子躺赢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快穿之生子躺赢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