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鬼,活泼得很。”
副总也懒得去想,为什么钱沱沱以为他会发火,了这么一句以后,摇摇头和总参继续走。
他们走在逐渐恢复生气的街道上,并没有引起别饶注意。
在群众眼里,他们只不过是两个上了些年纪的八路而已,甚至在有些人眼里,他们的形象是“半老头”。
咳,其实副总才43岁,总参才36岁,跟“半老头”完全不沾边。
可是由于多年的艰苦战斗生活,他们的外表看起来非常沧桑。
尽管他们也服用了“养身丹”,身体机能现在棒棒的,但是他们的外表并没有多大改变。
这里句题外话,有时候会被影视剧里刻意刻画的人物给误导了。
总以为大汉奸、大坏蛋都是獐头鼠目,猥琐至极,比如“曲线救国贾队长”。
其实往往这些恶棍长得很好。
如汪,他在民国时期就是出了名的美男子。
长得好的恶棍占有一定的优势: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外表蒙骗世人。
假如汪长得和贾队长一样,估计他在“人格魅力”这方面就吃不开。
很多出名的汉奸、恶霸,可以称得上一句“相貌堂堂”。
典型的“没想到啊,你浓眉大眼的,居然……”
话题扯回来。
副总和总参亲自在城里面逛了一圈,对陈大旅长的战后安排很满意。
其实在此之前,他们的心里都有一些没底。
原因很简单,从前咱并没有成熟的攻坚经验,也没有城市管理经验。
打城容易守城难呀!
“他做得不错。走吧,我们也看得差不多了,也应该去看看详细报告。”
“好。”
他们去了陈大旅长临时驻地,并不是原鬼子所在的司令部,而是在一所学内。
“哟,您二位终于来啦?哎呀,再不来呀,这饭都吃不成喽!”
陈大旅长亲自出来迎接他们,嘴里还着开玩笑的话。
目前敢在副总面前大咧咧开玩笑的人,暂时只有两个。
一个是陈大旅长,另外一个是钱沱沱。
哎,副总虽然平时一副严肃的样子,其实他是很平易近饶。
只要你得对,他绝不会像某些上司一样,为了自己的面子,非要那啥,而是会认真听取意见,并且采纳。
他公私分明,哪怕个人对某人某事心里有意见,但在对公的时候绝对不会掺杂私人情绪。
只是他脾气一上来的时候太吓人了,导致大家都不敢和他开玩笑。
诶,突然想到,历史上总参若不是英年早逝,是否会改变那啥?
毕竟总参是他最好的搭档,也是最好的朋友,同时也是少数能够在他脾气暴躁的时候劝住他的人。
副总“嗯”了一声,“怎么会吃不成?难道我不来就不给我准备饭了?”
陈大旅长笑嘻嘻跟在他身侧,“不是,饭菜早就准备好了,可是您二位却迟迟不见踪影,这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再热下去都不能吃咯。”
总参笑眯眯道:“不要紧,只要是能吃的,我们都能吃。”
副总扭头看了陈大旅长一眼:“你子要是再敢把好吃的藏起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哈哈,我怎么敢?不会不会啦。”
陈大旅长也不觉得尴尬,反而还笑了两声保证不会。
他知道,这是副总在和他开玩笑呢!
副总的“藏好吃的”是一个典故。
在钱沱沱还没有到来之前,我兔面临严重的困难:缺吃少穿,没有药品,没有弹药补给。
副总以身作则,每就吃一点黑豆和其他东西组成的杂粮糊糊。
别人劝他吃好一点,他就把眼睛一瞪:“凭什么我要搞特殊?”
长此以往,他的身体受到严重的损害。
某次,陈大旅长知道他要来他这里视察,有心想要给他补一补,于是费了很大的劲,在很远的地方和老乡买了一只鸡。
不过陈大旅长知道他的性格,要是直接把做好的鸡端上来,他肯定不会吃。
于是乎,陈大旅长就想了个法儿。
在副总来后,招待餐只是清汤寡水的一碗糊糊。
副总当时也不以为意,因为各地都非常困难。
接着他闻到了鸡肉香味,顺着香味就找到了“悄悄”在隔壁吃鸡的陈大旅长。
当时副总就火了,“好哇,你子拿一碗糊糊来糊弄我,自己却躲起来吃鸡,不行,把鸡拿出来!”
吃到一半,副总才回味过来:上了陈大旅长的当啦!
他就是用这种方法“哄”他吃鸡呢。
现在条件好了,副总仍然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战士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
谁要是敢给他加餐,就等着挨骂吧!
到了临时会客室,副总先扫了眼放在“回风炉”火盘子上的饭菜。
回风炉由钱沱沱友情提供。
这种炉子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冬饭菜放在火盘子上不会冷掉。
陈大旅长“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是开玩笑。
“先吃饭,吃完饭了再事。”
总参知道副总性格,在他开口之前,先把吃饭的事定下来。
“好。”
副总坐下,陈大旅长盛饭放筷子。
菜并不丰盛,四菜一汤,两荤两素,都是家常菜。
他们三个人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
注:副总和总参的警卫员等随行人员,有其他安排,不会饿着他们的。
饭吃完了,副总马上要求陈大旅长把人叫来,做总结报告。
临时会议室里,总副坐在c位,左边坐着总参,右边坐着陈大旅长。
参与会议的有太岳机动一纵纵队长武免、参谋长梁瑞。
二纵副队长、参谋长。队长不在并州,在阳全。
装甲一团丁团长,装甲二团赵团长。
其余人就不一一介绍了。
副总先看不算厚的战后总结。
“这是我们第一次用高科技攻坚。现在看来取得的成果很好!”
“太岳总指挥指挥得当,战士们协同合作也发挥良好。”
副总满意点点头,尤其是对后面的巷战和清剿工作表示了赞扬。
巷战不必多,这本来就是我兔的强项。
鬼子的三八大盖,和咱的五六半、五六冲比起来就是渣。
而清剿工作中地下通道清剿,是副总点名表扬的重点。
陈大旅长的安排是:
提前标注城区防空洞、下水道出口,用沙袋 + 铁丝网封堵次要出口,仅留 2-3 个主要出口作为 “诱歼通道”。
防化分队配属清剿组,携带防毒面具、照明设备进入地下通道,无人机在前侦察,遇到鬼子隐蔽点,先不要用热武器,而是用军用弓弩射杀。
或是用激光枪射杀。
为什么?
怕隐蔽点里面有生化武器,万一引爆了岂不是会酿成灾难。
事实证明陈大旅长的安排是正确的。
在不少隐蔽的地方找出了鬼子制造的生化武器。
当陈大旅长知道找出来的数量后,后背不由得起了一层冷汗。
幸亏大家都谨慎!
喜欢抗战:谁说农业系统不牛逼?请大家收藏:(m.trxsw.com)抗战:谁说农业系统不牛逼?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